以制度优化为做大经济增量提供保障
时间:2021-09-13 00:00:00来自:中国经营报字号:T  T

社评

我国商事制度改革取得积极成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9月6日公布,我国市场主体总量从2012年5500万户增长到今年7月底的1.46亿户,年均净增长超1000万户,市场主体活跃度总体稳定在70%左右。蓬勃发展的市场主体,促进我国超大规模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成为稳住经济基本盘和稳定就业的中坚力量。

市场主体年均净增1000万户,是衡量我国经济增长活力的重要数据,这意味着创业环境不断优化,创业成本持续降低,从而能够让越来越多心怀创业梦想的人加入创业浪潮,为自我人生奋斗以及创造经济社会价值而开辟新的赛道。

在网上一个多小时就办完了登记注册,一天不到就收到了执照和公章,这是商事制度改革所带来的明显成效,也让市场资源配置效率得以不断提升。每早一天多一家新增市场主体,就会给经济社会各个层面带来新服务、新产品。大量新增市场主体是工商个体户,他们服务于社会第一线,集中于生活服务行业等民生重要领域,不仅解决了自身就业发展问题,同时也会给公众日常生活消费带来便利,这有利于进一步促进消费,成为经济内循环的毛细血管。

商事制度改革简化了企业注册及退出程序,让市场有进有出、优胜劣汰更为通畅,加速了市场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也让新增市场主体在一个具备充分市场调节功能的环境中发展。

除了商事制度改革带来的一系列行政审批改革,让新增市场主体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我国近年来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针对新冠肺炎疫情等突发事件所带来的影响,连续推出力度超前的企业扶持政策。尤其是针对中小微企业加大信贷融资帮扶力度,不仅对现有企业渡过难关提供了有力帮助,也确保了我国去年以来迅速从疫情影响中走出、保持较高经济恢复及增长态势。大环境的利好不断,更为市场主体总量扩容带来了良好机遇。

央行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07%,较上年同期下降0.08个百分点。其中,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63%,较上年同期下降0.14个百分点。小微企业贷款利率降幅更大。信贷利率稳步下降,切实减轻了企业还贷负担,能够以更低成本融资,获得生产、经营所需资金,从而提升市场竞争力。

在近日举办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央行副行长潘功胜再次释放关键信息:新增3000亿元支小再贷款将在今年剩余的4个月内发放,央行提供给商业银行的再贷款利率是2.25%,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平均利率在5.5%。支小再贷款采取“先贷后借”模式,保证资金使用的精准性和直达性。

支小再贷款发放对象是小型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和村镇银行等四类地方性法人金融机构。贷款条件设定为金融机构须实现小微企业贷款“三个不低于”,即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小微企业贷款户数不低于上年同期户数,小微企业申贷获得率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从中可以看出,3000亿元支小再贷款将强化小型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和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融资的服务能力,将有相当比例用于为广大小微企业提供急需资金,且融资成本更低,从而让小微企业在应对突发疫情影响、保证日常经营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3000亿元新增支小再贷款资金于今年年底前发放,同时也向市场发出了明确信号:我国在面向中小微企业政策扶持、提供市场所需基础资金方面,长期保持与市场需求同步的及时操作和预期管理,稳定了市场预期,增强了新增和已有市场主体的抗风险能力。

除了3000亿元支小再贷款年内发放外,央行还提出要加大普惠小微信用贷款支持政策的实施力度,引导银行更多地发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金融机构和政府之间合作,发挥好地方政府融资担保机构作用;创新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解决中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被占用导致的资金周转困难。通过多项举措并举,金融机构也将为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诞生及发展,提供稳固的信贷及其他服务保障,有助于引导其他市场资金的投资方向,形成政策性资金与市场性资金共同推动宏观市场环境改善、市场主体集中资金资源用于创新性能力提升的正向效应。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我国近年来为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建立经济内生型增长机制的重要举措。而近年来我国市场主体年均新增1000万户,更使得市场供应侧改革提速,创业活力释放。尤其是在去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的不利局面下,我国经济能够迅速实现反弹及稳增长,得益于中央及相关部门针对包括小微企业在内的市场主体融资发展需求,出台了大量因企施策的普惠政策,从而做大了经济增量,也为今年我国如期交出市场改革、企业增效等满意答卷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