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缩小版"2018",到放大版"2019"
时间:2021-09-09 00:00:00来自:第一财经字号:T  T

2020-2021年,宏观经济和政策的变化很大很快。去年我国在全球率先防控住疫情,经济率先修复,政策也率先向常态靠拢。宏观变量的波动对大类资产的轮动也产生了较大影响,市场波动和风格转换也很剧烈。

其实从宏观环境上来看,我们一直在强调,今年可以说是类似缩小版的“2018年”。展望未来,会逐渐过渡到放大版的“2019年”。当前似乎又到了关键窗口期,宏观经济和政策的走势和节奏,势必会对未来大类资产走势产生较大的影响。本文我们试图对后续经济和政策走势加以分析,也梳理下今年以来的状况。

不过,我们认为,中短期经济的波动是正常现象,随着新发展理念的贯彻实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调整,我们对长期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充满信心。

1缩小版的“2018年”

为什么说今年很像2018年?其实无论是经济的走势,还是政策的方向,和2018年都是一致的。

首先看经济,在2018年的时候,经济增速从年初开始下行。今年也是如此,虽然公布的各种经济和盈利数据的同比增速都很高,但其实主要是由于去年的低基数带来的。要判断经济景气程度的变化,必须剔除低基数,所以每个月统计局在公布各种数据的时候都会测算两年平均增速。其实剔除低基数后,本轮经济增长最快的时候就是在去年四季度,具体月份就是去年的11月份。

但是在上半年的时候,对经济走势的分歧还是比较大的,直到7月份的降准统一了市场的预期。之所以对经济分歧很大,是因为经济结构本身就分化很大:比较亮眼的是出口;上半年房地产经济虽然下行,但下行速度还比较慢;消费还是偏弱。尤其是1季度的时候,受到就地过年影响,生产明显更强劲,消费短期变得更弱。不过下半年以来,经济总量增速放缓节奏有所加快,所以今年以来经济运行的方向和2018年是基本一致的。

其次来看政策,今年的很多政策从方向上来说,都和2018年很像,都是在总量经济回升后,稳增长必要性下降,借着“稳增长压力较小的窗口期”,宏观政策边际收紧,并且更加侧重经济结构的调整。

在总量政策方面,和2018年一样,今年也是宽货币、紧信用的环境。我们在1月份专题报告《宽货币,紧信用——2021年政策分析系列一》中指出,“今年全年来看,加息的概率都较低,逆回购、MLF等短端政策利率或将维持现状”,并提出今年紧信用的三个方向:“房地产融资压降”、“国企融资回归常态”、“政府融资的减少”。

尽管在1-2月份,银行间利率大幅上行,引发市场对于加息的担忧,但其实事后来看,只是短期扰动而已,央行不仅没有加息,3月以来还一直维持银行间利率低位稳定,7月份还降准释放了宽松信号。

在调结构方面,也和2018年类似,借着窗口期快速推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风险的化解。例如,对房地产领域的调控逐渐收紧,处置和化解各种风险,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政策,加强对互联网平台、教育、文化等领域的规范管理。

但为何是缩小版的“2018年”呢?这主要是因为政策转向的力度没有2018年那么大,速度也没有2018年那么快。2018年的时候政策收紧速度很快,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2017年经济全面恢复、全面向好。而去年以来经济虽然总量恢复,但结构上依然存在薄弱环节,存在“不稳固”、“不均衡”的问题,政策不是急转弯。例如2017年社融的规模有26万亿,而2018年直接降至22万亿;去年社融规模将近35万亿,我们预计今年社融规模可能仍在32万亿附近。

从大类资产的走势看,市场的表现也可以说是缩减版的“2018年”。2018年的时候,10年期国债利率从年初开始下行;本轮利率的高点出现在去年11月,和经济高点完全一致,之后就不断下行,1-2月由于受到银行间利率快速拉升的短期扰动而有调整,但之后继续向下。权益资产中,由于经济在减速、政策在转向,部分资产出现明显调整;但同时政策转弯“不急”,结构上依然存在很多机会。

2放大版的“2019年”

往前看,稳增长压力可能还会增加,经济运行方向和2019年类似。去年以来的经济回升有两大关键变量,一个是出口表现强势,另一个是房地产投资的回升,而终端消费需求处于弱复苏状态。预计未来消费仍将延续弱复苏,去年四季度的时候我国消费增速已经回升至4%-5%之间,今年上半年消费增长仍然在这一增长通道,7月消费增速回落至3.6%(两年平均)。往前看,疫情仍然没有完全过去,就业和居民收入还需要进一步恢复,消费回升仍将偏慢。

而随着调控政策不断收紧,去年对经济支撑作用较大的房地产市场,回落速度有所加快。截至7月份,居民部门连续三个月新增贷款规模的增速已经回落至-22%,与此相对应的,7月商品房销售金额单月增速降至-7.1%,销售面积增速降至-8.7%,均是去年4月以来首度出现负增长。根据CRIC数据,8月TOP100房企单月实现销售操盘金额同比下降20.7%、环比下降10.7%。

销售降温的同时,投资也有放缓,7月房地产投资当月同比增速已经回落至1.2%,而去年下半年大多数时候都维持在10%以上的增长。前7个月房屋新开工面积增速已经降至-0.9%,如果把去年疫情这种特殊情况排除在外,上一次新开工累计增速出现负增长,还是在2014-2015年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