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外贸数据评论:出口超预期和外需放缓并不矛盾
时间:2021-09-08 00:00:00来自:国金证券字号:T  T

数据:9月7日海关总署公布:按美元计价,8月我国出口同比增长25.6%,高于前值19.3%;进口同比增长33.1%,高于前值28.10%。贸易顺差583.30亿美元,高于前值565.80亿美元。按人民币计价,8月我国出口同比增15.7%,高于前值8.1%;进口同比增长23.1%,高于前值16.1%。

一、8月出口同比增速超预期。分国别来看,对主要国家的出口金额同比增速均上行。且从两年平均增速来看,对主要国家的出口金额同比增速也不同程度上行。从商品类别来看,机电和疫情相关的产品增速回升,但是服装相关的产品表现较弱。首先,高新技术和机电出口金额为主要支撑因素。第二,疫情相关的产品随着美国和东盟疫情反复,出口金额有所上行。第三,服装及衣着附件的出口金额的环比增速回落,表示欧美外出需求放缓,和8月欧美服务业PMI回落能相印证。

二、8月出口超预期和外需放缓并不矛盾,订单回流效应加剧。首先,“产业链效应”和“替代效应”支撑出口超预期。越南和马来西亚疫情仍在发酵,电子和芯片相关的供应商工厂开工率明显下降,韩国和我国继续受益于订单转移红利。与此相应对的是中港协公布的八大枢纽港口集装箱外贸吞吐量同比增速和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在8月表现较好。其次,外需放缓趋势不变。本月服装相关的出口表现疲软与欧美需求端放缓能够相呼应。1)欧美制造业和服务业PMI均有所回落;2)美国7月的耐用品订单环比回落,且扣除飞机的非国防资本耐用品订单7月环比增长0%,远不及市场预期的0.5%;2)美国消费者信心由于疫情反复全线回落。

三、8月进口高于预期,原油和铁矿石为主要提振。8月进口产品继续呈现“价量分化”。分产品来看,8月未锻造的铜及铜材价量齐跌、铁矿砂及其精矿价格上行,数量跌幅收窄、原油价格涨幅走阔,数量跌幅收窄、大豆价格涨幅走阔,数量跌幅收窄、钢材价格和数量跌幅收窄。

四、全球需求放缓趋势确定、供给端存在不确定性,出口仍寻找“再平衡”。全球需求转弱,部分之前的订单需求有所回落。从需求端来看,全球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从8月27日高点的4235回落至9月的3822,一方面说明全球航运受限的影响已经出现改善,另一方面表明海外的需求将逐步从旺转淡。另外,欧美的制造业产能利用率基本上已经恢复至疫情前的水平以满足内部需求,前期的外流订单逐步回流至本土市场。但是供给端不确定性随着疫情反复有所加剧,叠加产业链效应,推迟了出口回落的时间。一方面东盟疫情反复持续,部分国家新增病例维持高位,未见拐点,我国持续受益于订单回流。另一方面9月2日世贸组织发布全球中间产品出口报告显示今年全球一季度中间产品出口同比增长20%,主要受益于中国工业中间产品出口增长41%,其中涉及通信设备和光伏电池部件为主要提振因素,疫情后我国高新技术在全球的竞争力上行,对我国出口形成正反馈。进口方面,政策逐步托底,内需有望企稳,国际定价原油价格取决于美国经济和流动性之间的博弈。9月1日国常会部署加大对中小微企业支持力度,随着信用逐步发力和货币政策中性偏松的方向不变,意味着市场对于经济的预期有望改善,但考虑到经济预期和信用需求存在一定的惯性,内需企稳回升仍然有待观望。另外,美国当前货币政策的风险逐渐放大,国际定价的大宗商品短期波动可能有望加剧,仍需警惕对进口的潜在影响。

风险提示:国内疫情反复、海外政策风险不确定性加大。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