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横琴现代金融产业发展 多项挑战亟需破题
时间:2021-09-07 00:00:00来自:证券时报字号:T  T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方案提到,要将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打造成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新平台。围绕此目标,方案重点提及要发展现代金融产业。

多位专家接受证券时报采访时认为,发展现代金融产业对于推进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既是顺势而为,也是必然选择。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港澳及区域发展研究所副所长谢来风表示,横琴发展现代金融业有政策、区位、资源等多重优势,但是也存在金融基础薄弱、人才缺乏、提升营商环境等挑战。“构建粤澳共商共建共管共享体制机制”是方案的一大亮点,用好这一政策优势,能促进横琴现代金融高质量发展。

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穗港澳区域发展研究所所长张光南表示,横琴的金融产业总体来说,比较小,比较精,有特别的产业元素,在风险管控上也有独特优势。金融产业的一些新探索可以放在横琴先行先试,包括金融产品创新、政策创新等,也为我国后续金融改革开放积累经验。

横琴金融产业发展迅猛

伴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不断推进,近年来,横琴特色金融业发展态势迅猛,市场组织体系不断丰富,跨境金融业务快速发展,金融互联互通不断推进。

数据显示,目前横琴共有金融类企业5500余家,注册资本超过1万亿元,财富管理机构资产管理规模超过4万亿元。共有持牌金融机构86家,其中银行业金融机构27家、证券业金融机构12家、保险业金融机构29家。累计注册港澳资金融类企业148家,其中澳资金融类企业25家,注册资本18.78亿元。

跨境金融方面,横琴获批开展自由贸易账户(FT)试点,共有1141家企业设立FT账户,各类分账核算业务折合人民币超过330亿元。引进全国首家全澳资QFLP试点企业-礼达联马(珠海)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落户横琴。粤澳合作发展基金完成24个项目投资,累计投放资金超185.64亿元,重点投向大湾区交通轨道、综合服务等项目。另外,横琴在全力推动金融促进澳门居民在内地生活、就业便利化。

9月5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正式出炉,方案也对横琴金融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具体目标。

围绕促进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和深化内地与澳门金融合作,方案提出打造中国―葡语国家金融服务平台,设立多币种创业投资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开展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创新发展财富管理、债券市场、融资租赁等现代金融业,降低澳资金融机构设立银行、保险机构准入门槛,开展跨境机动车保险、跨境商业医疗保险、信用证保险等业务等6大具体任务。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吴海峰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也是实体经济的血脉。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提出要发展现代金融产业既是顺势而为,也是必然选择。

吴海峰还表示,在具体方案中,方案提出要发展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的新产业,除了现代金融业以外,还涵盖了科技研发和高端制造产业、中医药等澳门品牌工业、文旅会展商贸产业等3大产业。这3大产业均需要金融活水的支持。“现代金融业发展好了将会对前述三大产业提供充沛的发展动力。”吴海峰认为。

推进金融业发展

需要克服多重挑战

一系列金融业务发展成绩的背后,横琴依托自身的优势,不断推进金融产业发展。

谢来风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横琴发展现代金融业具有多重优势。

一是政策优势。自2009年横琴新区挂牌以来,国家一直给予很多政策方面的支持。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对于进一步提升横琴现代金融业实力,方案提出了很多针对性的措施,政策红利的释放将推动横琴现代金融业快速发展。

二是区位优势,横琴坐落珠江西岸,地处珠海南端,与澳门一水一桥之隔。珠海、中山、江门,都在横琴金融业的覆盖范围之内。从整个大湾区的发展状况来看,目前珠江西岸与东岸存在一定的差距,伴随大湾区的建设推进,广东省也在重点打造西岸装备制造业,东西岸差距有望逐步缩窄。这些也将为横琴发展金融业提供一个很大的舞台,横琴未来金融业的发展值得期待。

三是资源优势。澳门是中国连接葡语国家和全球的独特纽带,与澳门一水之隔的横琴能充分利用葡语国家所带来的资源,另外,伴随港珠澳大桥等超级工程的开通,很多香港的资源,尤其是金融的资金,能够吸引到横琴来发展。

“但是横琴发展现代金融业也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谢来风介绍,首先,从整个大湾区来看,不光是横琴,整个珠江西岸,金融业的产业基础还是比较薄弱的,例如体量不大、金融业务比较传统。其中澳门金融业主要以银行为主,其他如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都比较缺乏,基本都是香港金融机构在当地开展业务,这也造成了澳门的金融业的资金来源相对不够国际化。其次,发展现代金融业需要与之相配的人才,目前来看,横琴在各个层级的金融人才方面依然比较缺乏。最后是营商环境,与东岸的港深比较,目前西岸营商环境亟需提升,不少企业反馈希望当地能够提升政务审批、数字化等方面水平。

方案提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