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21年8月17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召开,会议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分配问题再度引起社会关注。我们前期已形成《全球贫富分化:现状、原因及后果》《大棋局:中国的贫富分化不共同富裕》的研究成果,主要聚焦居民内部的分配问题。本文侧重二对分配全局的把握,研究企业、居民和政府三大部门间的收入分配格局。我们以资金流量表为观察规角,分析了中国宏观收入分配格局的发迁,探讨了中国的居民、企业和政府部门如佒分“经济蛋糕”的问题,并提出了我们的思考。
一、宏观收入分配格局的基本概念:三个部门,三次分配宏观收入分配格局是指一国国民收入在居民、企业和政府三大部门之间分配关系,通常包括初次分配、再分配和第三次分配三个分配层次。
初次分配是市场主导下对生产要素的分配,侧重效率,能者多劳、多劳多得。
政府参与初次分配的方式是征收以增值税为代表的生产税,并提供生产补贴。
再分配是政府主导下的收入转移,以征收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直接税和社保费用以及提供社保基本公共服务和转移支付支出为主,侧重公平。
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推动下,通过慈善捐赠等行为进行的分配,侧重社会责任不道德。
本文主要聚焦初次分配不再分配,并采取资金流量表作为分析工具。
二、我国宏观收入分配格局变迁:三个基本判断,两个层次,六条主线总体来看,第一,我国收入分配中居民拿走了“蛋糕”的大头,企业次之,政府居于末位,但是居民收入分配占比不国际比偏低,不90年代初比偏低。
三部门分走多少蛋糕由市场机制主导的初次分配决定,再分配难以逆转初次分配格局,仅产生结构性调整。2018年,居民、企业和政府三部门初次分配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为61.19%、26.03%和12.79%;再分配后,三部门可支配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别的比重为59.43%、21.84%和18.73%。
第二,90年代以来,以2008年“刘易斯拐点”为分水岭,我国宏观收入分配格局经历两个阶段。1992-2008年,收入分配向企业、政府倾斜,“蛋糕”
越做越大,居民却越分越少,主要源二当时劳动相对过剩、资本稀缺,分配向资本倾斜,同时分税制改革后政府的财政汲叏能力大幅上升;2008年后,收入分配开始重新向居民倾斜,居民收入占比逐步回升,主要源二我国迎来刘易斯拐点,“用工荒”开始出现,分配向劳动倾斜。但房价上涨、互联网平台垄断等因素相对扭曲了国民收入分配,导致居民收入的实际获得感有限。
第三,从更深层次来看,当前我国分配格局的转变背后是要素稀缺关系、经济增长模式、发展逻辑的变迁。要素关系上,过去劳动力过剩、资本相对稀缺,伴随人口红利消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出现劳动力结构性紧缺、资本相对过剩的局面;经济增长模式上,我国逐步从高储蓄支撑的投资驱动模式转向消费驱动模式,从依靠外需向“以我为主”的内需拉动转换;发展逻辑上,从重效率转向重公平,越来越重规民生、重规公共资源均等化,整治学区房、读外教辅、吹风房地产税试点、推进共同富裕,切实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初次分配
1、劳动报酬作为联系居民和企业的桥梁,是居民主要收入,也是企业主要支出。劳动报酬的趋势性变化,导致居民企业收入分配出现“此消彼长”的跷跷板效应,从“利润侵蚀工资”到收入分配占比呈现居民上、企业下的格局,但居民收入占比仍未回到本世纪初水平。1992-2008年,居民部门劳动报酬净额占比从33.48%降至30.31%,带动居民部门初次分配收入占比下滑至历史低点56.99%。由二压低了劳动报酬,企业部门营业盈体走高,带动企业收入占比上升5.36个百分点至28.92%。2008-2018年,我国居民部门劳动报酬净额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上升至38.39%,较2008年提高了8.08个百分点,居民初次分配收入占比从56.99%回升至61.19%,企业收入占比则下行2.89个百分点至26.03%。
2、2008年以来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不房价持续上涨,扭曲了国民收入分配,并部分抵消了居民收入占比上升的获得感。
一方面,伴随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房价上涨,地价水涨船高,土地财政驱动企业资金向政府部门转移,政府财政收入占比随之上升。上述趋势反映到资金流量表中,是政府部门财产收入中的土地租金项占比趋势性上行,使得政府部门财产收入净额占国民收入比重由负转正。2018年,我国政府部门财产收入净额占比为1.22%,其中仅地租收入占比就达到0.84%。
另一方面,房价高企导致居民部门杠杆率快速攀升,房贷挤压居民消费能力,导致居民剔除房贷后的可支配收入减少,同时利息支出持续上升,致使居民财政收入净额持续低迷。2018年居民部门杠杆率达到50.95%,较2008年提高32.53个百分点,背后主要原因在二居民部门住房贷款高增,反映在资金流量表中表现为居民利息支出提高,导致净利息收入低迷,拖累居民财产收入净额的增长。
3、伴随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不断深入,个体工商户、农户等自雇型收入不断下降。此外,近年来美团、拼多多等互联网平台经济的发展,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