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机构纵论大湾区瞪羚孕育: 媒体引多方资源聚力创新 生态构建应激活市场之力
时间:2021-08-26 00:00:00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字号:T  T

南方财经不仅在对优质企业的宣传和产业创新的造势上取得实效,还充分发挥了媒体链接功能和数字赋能作用,搭建瞪羚企业研讨会等交流机制、研发数据库等服务产品,创新模式极具示范意义。

8月25日,2021粤港澳大湾区瞪羚企业研讨会在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总部成功举办。

近期,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联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粤港澳大湾区总部、粤港澳大湾区中心,推出了第二季“高成长企业论·2021粤港澳大湾区瞪羚企业大型系列专题报道”,通过10期全媒体深度报道,生动呈现了近30家大湾区瞪羚企业的活跃身姿及其所在产业、区域创新发展的强劲势头,获得广泛关注。

当天上午,10余位瞪羚企业、金融机构代表受邀参加研讨,围绕“瞪羚企业探路专精特新”作进一步深入交流,分享企业跨越“死亡谷”的创新启示、借力资本市场发展壮大的方法路径、媒体智库赋能企业发展的真切实效,并就大湾区如何进一步优化科技型中小企业政策和服务体系提出了诸多真知灼见。

专业报道助力创新发展

埋头创新的瞪羚企业,值得关注也需要关注。

从7月28日开始,一连10期全媒体深度报道的重磅推出,生动描绘了一幅粤港澳大湾区专精特新企业群像,也积极为它们的创新发展加油助力。

研讨会上,多家受访企业不吝“点赞”。

“你们的报道发出后,我们每天接到两三个业务咨询电话,而且契合度超过九成。”佛山峰合精密喷射成形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馥榕表示,这在过去是无法想象的,“以前主动找上门的客户没有这么多,而且很多时候10个电话里只有1个在供需上匹配”。

峰合科技专注于精密喷射成形技术(PSF技术)研发应用已有多年,该技术填补了国内制造业高端金属材料短板,并在高端特钢、高端铝合金、高温合金和特种合金制造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价值,但市场“不了解”却成了该企业向下游推广的最大阻碍。

这并非孤例。多位企业代表、机构代表认为,尽管瞪羚企业多数有较强创新能力和优质技术产品,但正因为“新”,不少企业从技术到产品到应用再到市场的过程中,普遍面临一定障碍,市场教育、信息不对称等都需逐步克服,而媒体恰能发挥关键作用。

杨馥榕也表示,此次报道从专业财经媒体的角度清晰准确地呈现了该企业的技术优势和特点,这推动了峰合科技在业务拓展上实现供需精准对接。

赫兹曼电力(广东)公司副总经理麦建国也深有体会。这是一家专注于新一代智能配网电力设备研发制造的“隐形冠军”企业,该企业的新一代配电开关设备等产品早已是业界竞相追随的技术方向。

然而,由于行业技术门槛较高,赫兹曼过去所获关注并不多,“过去也有过一些报道,但大多‘走马观花’,而这次南方财经的团队进行了一次深入、细致的调研,从我们企业到整个智能配电网行业,对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趋势都进行了专业剖析,很有意义”。

麦建国认为,无论其企业还是所在行业,当前都应通过进一步获得关注而实现更好发展。“随着国家对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推进,智能化、绿色化成为能源电力行业创新趋势。媒体的报道能让公众更了解电力创新技术带来的巨大经济社会效益,也能够为优质企业赢得行业上下游、金融机构、政府部门的关注支持,加快我国在这一领域的创新引领。”

东莞东思电子总经理陈泽兴则认为,中小企业在产业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政府、媒体、投资机构对高成长型创新企业的关注度日益提升,对推动产业链信息共享与协同发展具有良好促进作用”。

不仅如此,多位与会代表还认为,从区域创新发展角度看,通过媒体引导多方力量聚焦创新型中小企业,不仅能助力其中的优质企业加快发展壮大,也能推动地方的技术优势向产业优势、规模优势转化。

粤财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梁珺表示,瞪羚企业是创新重要主体,也是粤港澳大湾区推动战略性产业集群发展,促进产业链价值链迈向中高端的重要抓手。“从培育角度看,大湾区需要对瞪羚企业精准识别,以更精准更完善的政策加大扶持力度。此次南方财经推出系列专题报道,充分发挥财经媒体舆论宣传引导作用,利于促进金融机构关注聚焦优质企业。”

以研讨会促进瞪羚企业、金融机构对接交流的形式也获得“点赞”。多位与会代表表示,要为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媒体必须发挥重要作用,此次南方财经不仅在对优质企业的宣传和产业创新的造势上取得实效,还充分发挥了媒体链接功能和数字赋能作用,搭建瞪羚企业研讨会等交流机制、研发数据库等服务产品,创新模式极具示范意义。

创新瞪羚孕育“新范式”

瞪羚企业多为某一领域内的技术颠覆型企业,除了能填补其所在产业链条上的空白,往往还能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形成产业集群化发展效应。

如何孕育瞪羚企业?梁珺在研究瞪羚企业成长过程时发现,融资问题与市场补贴早已不是企业关注的焦点,企业往往更关注如何获得市场订单。

杨馥榕对此感受颇深。作为一家高速成长的瞪羚企业,前来公司洽谈融资的机构非常多,但她更看重的是机构能否为其企业带来市场订单。

她所在的峰合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