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薛高:国潮快消品难以走通奢侈品的路径
时间:2021-08-23 00:00:00来自:中国经营报字号:T  T

高价冰淇淋并非没有先例,钟薛高也许是想要对标哈根达斯,做雪糕里的贵族,这无可厚非。但是不要忘了,哈根达斯刚进入中国时,是带着消费场景来的。

一根雪糕最高可以卖多少钱,钟薛高给出了66元一支的答案,因而被称为“雪糕界的爱马仕”。“它就那个价格,你爱要不要”,创始人林盛这句据说被曲解的回应,也引发不少热议。

算起来,钟薛高其实创立仅仅3年,能够迅速崛起,并引发如此多的关注,不得不承认其过人的营销能力。不过,钟薛高的高价战略能支撑多久?快消品加上国潮的帽子真的能走通奢侈品的通路吗?

在创办钟薛高之前,林盛开过一家咨询公司,先后为中街1946、马迭尔、哈根达斯等冰淇淋品牌做过广告策划。显然精通中国营销界基本套路。

2018年,他发现,很多行业都升级了,“只有冰淇淋还在那儿趴着”。钟薛高的创立,就是奔着冰淇淋行业升级去的。当年5月,钟薛高首款产品上线,等到“双十一”时,钟薛高已名列天猫冰淇淋类目第一名,66元一支的“厄瓜多尔粉钻”雪糕,上线当天便卖出了两万支。

钟薛高深谙品牌营销的玩法,尤其擅长“稀缺营销”。根据钟薛高的宣传,这款雪糕原料中的柠檬柚产自日本高知县,这种柚子树20年才能长成,产量特别少。雪糕外皮的主要原料是来自厄瓜多尔的天然粉色可可豆,整个南美和非洲的可可丛林里,大概几万棵树里才有一棵能长出粉色可可豆。

虽然被当作网红国潮产品的经典案例,但在精彩纷呈同时又泥沙俱下的中国营销界,钟薛高的打法并不新鲜。过去30多年,营销界依靠编造神话故事,人为营造流行趋势,进而成为阶段性强势品牌,获取高额利润并转战下一个战场继续收割已经成为通常套路,移动互联网时代,钟薛高完成了这个套路的最新迭代。

创造流行通常有三个步骤:第一步,创造出一般人不太接受的产品,引发关注;第二步,营造一个话题,让它在全网裂变;第三步,外围造势,找明星、网红、跨界品牌来背书。比如几年前风靡一时的小罐茶,靠的就是八位制茶大师的标签和高颜值的产品包装,然后用超出想象的价格,拱托产品的“高端”。

只要舍得投入,这样的营销手段,在一定时间内是非常有效的。中国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只要产品能做出差异性,再加上传播和策划能力的优势,总是能够收获不少拥趸。即使售价高于产品实际价值,在质量尚可的前提下,还是会有很多人愿意买单。走这条路的品牌应该最清楚,它们卖的不仅仅是产品,还有这背后的文化、社交属性和消费者的角色认同。

况且,消费者对钟薛高口味的评价的确很好,作为一种需要冷链的快销品,钟薛高的产品质量和供应链管理水平已经不错。

价位极高的小罐茶就因为过高的产量与品牌号称的“大师亲自炒制”产生矛盾,受到质疑。钟薛高也被频频打脸,其高价格最大的背书是原料的天然、健康和稀有,但事实证明并非如此。比如,声称采用特级红提的雪糕,实际上等级为散装/一级;宣传只选用日本薮北茶的雪糕,实际用鸠坑、龙井、薮北树等多种品种的茶叶;宣传“不加一滴水、纯纯牛乳香”,但产品配料表中明确标注了饮用水成分……

如果把时间线拉长,这样靠营销手法,打造高价产品、高端品牌的套路,往往不能走得长远,最终只能成为阶段性高端品牌。当然作为旁观者,我们操了太多的闲心,很多品牌营销者,虽然永远高举打造百年老店的旗帜,但从来没有真正让品牌长久存在的执念。如果有,那么通常就不会选择这样的赛道。

钟薛高的另一个标签,是国潮。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许多品牌都搭上了国潮这艘大船。这之中,不乏将中国文化与产品结合得比较好的尝试,例如在纽约时装周掀起热潮的“中国李宁”系列。

钟薛高的文化符号在哪儿呢?一个是它的品牌名,取自三个中国姓氏,也是中式雪糕的谐音。另一个,是它的雪糕造型,灵感来自中式屋檐瓦片。它的品牌宣言,也是制造中国人自己的高端雪糕,振兴国货。在崇尚国潮的消费趋势下,切进了符合时代发展的产品方向。

但是,一个中国名字,一个瓦片造型,就能号称中国文化了吗?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打着中式雪糕旗号的钟薛高,最大的爆款,是充满异国情调的“厄瓜多尔粉钻”。纵观钟薛高的产品描述,用来证明这家中国雪糕品牌高品质的,都是来自外国的背书。日本抹茶、爱尔兰陈年干酪、厄瓜多尔的粉色可可豆……每一个“顶级”原料,几乎都以外国的地点作为前缀。在这样的前提下,“国潮”对于钟薛高,就像是一个便利贴,只有表面,缺乏内涵。

近期推出的几款新品,“杏余年”“梨花落”,在命名上算是带了点“中国风”,尤其是“梨花落”,将老北京的山楂冰糖葫芦、小吊梨汤融入冰淇淋,有了一点复古国潮的感觉。其实,既然定位为中式雪糕,这个“中式”,应该多在口味研发里去发掘,而不是有个瓦片就中式了。中国的冰饮历史源远流长,宋代就已经有了卤梅水、红茶水、椰子酒、姜蜜水、金橘雪泡等各种口味的夏饮,元代更是有了酷似如今冰淇淋的“冰奶酪”。这些植根于传统的中国味道,完全可以为中式雪糕提供无穷的灵感。“国潮”不应该只是标签化的便利贴,而应该是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