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海南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路径的思考与分析
时间:2021-08-23 00:00:00来自:第一财经字号:T  T

海南是国内较早提出要提前实现“双碳”目标的省(市)之一。早在2018年,《海南省“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就明确提出要推动全省率先达峰,并支持海口、三亚率先达峰。2021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海南再次提出要在“十四五”期间提前实现达峰,同年7月发布的《海南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也包含“碳达峰”有关内容。近期,根据海南省发展改革委披露的信息显示,海南要力争在2025年前实现“碳达峰”、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

作为一项战略决策,“双碳”目标并不仅是技术问题,也不是单一的能源、气候环境问题,本质上是仍然是发展路径选择的问题。实现“双碳”目标关系到现有产业结构调整,关系到发展空间的扩展以及资源的匹配。当前,海南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关键时期,特别是海南还承担着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示范样板的重任。如何做到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处理好区域经济建设与降碳减排之间的关系,对于海南“双碳”目标的确定,以及配套时间表和路线图的制定,都是重大的挑战和考验。

根据我国在巴黎气候大会对单位GDP碳排放下降幅度的承诺,预计2030年我国“碳达峰”时的碳排放量约为113亿吨。但根据英国石油公司(BP)发布的《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已经达到99亿吨。从数据比较来看,如果2030年我国实现达峰,2020-2030年间,我国碳排放量增长将持续放缓。就海南而言,由于碳排放量规模较小,碳排放增长空间也相对较低,理论上已经接近达峰或者进入达峰阶段。

2020年末,我国GDP总量101.6万亿元,据此计算,我国每万亿GDP所排放的二氧化碳规模约为0.97亿吨,这其中包含了居民生活、能源、化工、农业等各方面的二氧化碳排放。就海南省情况而言,截至2020年末,海南省地区生产总值约为0.55万亿元,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0.54亿吨。

根据海南省“十四五”规划对经济增长的要求,以年均10%增速计算,至2030年末,海南省GDP预期可达1.43万亿元。根据相关数据测算,如果海南省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0.67万吨。比较显示,如要在2020年实现达峰,到2030年,海南单位GDP碳排放量较2020年还需要下降52.3%。海南将要面对较为严苛的碳排放刚性约束要求,全省降碳形势严峻,减排压力巨大。而且,随着达峰时间的接近,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约束之间的问题,将会持续加剧。此外,海南虽然在森林资源和海洋资源丰富,但是在森林碳汇和海洋碳汇方面,并具有明显的优势,还没能对降碳减排形成可靠支持。

为有效应对当前海南在降碳减排面临的严峻挑战,根据海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省内应重点在以下方面集中发力、持续发力,不断提升海南降碳减排的综合能力,加快推动全省降碳减排稳步有序推进。

加快推动省内传统能源的高效利用和清洁发展。数据显示,2020年,海南省煤电发电占比高达47%。从国际经验来看,逐步降低煤电发电占比是能源领域降碳的重要方法。但考虑到煤电发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煤电仍将在省内发电结构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从长期来看,逐步推动煤电供给的高效利用和清洁化发展,将是推动省内能源领域降碳减排的主要手段。一是加快提高燃煤电厂在设计、施工、建设和运营全过程的清洁化水平。二是加快对煤电机组进行超低排放改造,在现有脱硫、脱硝和除尘改造基础上,继续加大现役机组的节能改造力度。三是加大对煤电高效利用和清洁化技术的培育和研发,推动前沿技术在省内先试先行。四是优先发展先进煤电和热电联产设备,在热负荷相对集中的区域发展热电联产,加快建设集中供热源网。五是不断优化绿色金融体系对煤电领域的支持,加大对技术领先、设备先进的发电企业的多样金融工具支持,有序推动对煤电领域搁浅资产的风险处置和化解,防范出现因降碳而出现的衍生风险。

逐步推动清洁能源替代天然气发电。虽然,与煤炭发电相比,天然气作为能源发电具有污染排放低、清洁高效的特点。但是从经济性来看,将天然气作为发电能源并不是可持续发展的选择。一是国内气源区域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远距离运输管线的铺设,导致东部地区使用成本较高。二是国内气源存量有限,对进口依存度较高,近年来随着价格上涨,天然气的经济性明显下降。三是天然气发电上网价格是煤电价格的20%-30%,多数供电企业经营仍需依靠政府才能维持。四是应用范围广泛,在新能源汽车能源、化工行业的氮肥生产等领域能产生更高的综合价值。由于海南发展其他清洁能源领域具有明显优势,可考虑逐步以核能、风能、光伏、氢能等清洁能源替代天然气发电,推动省内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转型的。

加大对省内清洁能源的投入与应用。根据国际经验,大力发展风能和光伏以及氢能等清洁能源,对于加快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助力降碳减排,可以发挥明显的作用。从目前来看,虽然省内清洁能源装机量占比已达67.14%,但核电和可再生能源供电占比只有40%,清洁能源的开发与利用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一是继续稳步推动省内核电发展,加快昌江核电二期工程建设进程,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