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朔:中国企业家该怎样促进共同富裕
时间:2021-08-23 00:00:00来自:第一财经字号:T  T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这是中国迈向未来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战略方向。

如何具体理解这一方向?会议有全面、系统、辩证的表述,读原文,读全文,就会心中有数。

最近在社交媒体上看到一些碎片化议论,和会议精神并不一致。比如认为政策变了,要“劫富济贫”“搞平均主义”“逼捐”了,财产权不安全了,未来不确定了。也有的把贫富分化归咎于“资本家”,呼吁加大力度“节制资本”,立即征收遗产税这样的直接税,等等。

不久前我写过《中国资本,向何处去》《中国企业家公益3.0:从捐,到助,到创》等文章,都涉及共同富裕,本无需再做絮叨。但看到不少似是而非的说法,还是忍不住再写一文。

企业家在三次分配中的表现究竟如何

这次会议提出,“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鼓励高收入人群和企业更多回报社会”。这是完全正确的。

三次分配是“非强制性分配”,主要指慈善捐赠。我看到网上的很多观点,似乎都有一个假设,即“中国富人为富不仁”“没有怎么回报社会”。有人说,美国富豪如盖茨、巴菲特把钱都捐了,中国富豪很少有捐赠意识。

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先看美国。根据美国施惠基金会《2020美国慈善捐赠报告》,2019年美国慈善捐赠总额约4496.4亿美元,占美国GDP的2.1%,其中个人捐赠占大头(3097亿美元),占比为68.87%。

另据《慈善纪事》发布的美国“慈善五十人”,2020年美国捐赠总额排名前50位的慈善家共捐赠了247亿美元。

再看中国。根据中国慈善联合会《2019年度中国慈善捐助报告》,2019年中国共接收境内外款物捐赠1701.44亿元,其中,内地接收款物捐赠共计1509.44亿元,占GDP的0.15%。最大的捐赠来源为企业,占比为61.71%。

另据《福布斯2021中国慈善榜》,上榜的100位中国企业家(企业)现金捐赠总额为245.1亿元,同比上涨37%。捐赠过亿元的企业为51家,捐赠总额为221.7亿元。此外还可参照的是《2021胡润慈善榜》,2020年4月1日至2021年4月30日,中国捐赠额超过1亿元的富人有39人(含现金和股权捐赠,以及有法律效力的承诺捐赠),合计捐赠301亿元。

基于上述数据以及研究交流,我有以下结论:

1、中国的GDP是美国的70%多,慈善捐赠总额是美国的5%左右,人均慈善捐赠额是美国的1%左右。相比而言三次分配水平总体较低。这有一些特殊原因,一是美国捐赠中,个人的宗教捐款比例很高,2019年美国对宗教的捐赠为1281.7亿美元,占捐赠总量的28.5%。中国人到寺庙上香捐赠,基本未纳入统计。二是美国捐赠中包含了非钱物形式的劳务捐赠,中国也基本不包含,只是将劳务统计为志愿者服务时间。把这种因素考虑进去,中美慈善差距将缩小很多。

2、中国企业家和美国企业家的捐赠水平的差距,远没有人均捐赠水平的差距大。2020年美国排名前50位的慈善家捐赠了247亿美元,中国前50的慈善家捐赠了两三百亿元人民币,基本是汇率水平的差距。从三次分配这个角度,得不出中国企业家不努力回馈社会的结论。

3、根据中国慈善联合会《2018年度中国慈善捐助报告》,2018年中国民营企业全年捐赠约450.32亿元,在捐赠主体中占比最高;国有企业全年捐赠310.90亿元。据全国工商联数据,截至2020年6月底,参与“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台账管理的中国民营企业有10.95万家,通过产业、就业等多种形式对贫困户进行帮扶,共带动和惠及1564.5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上述结论,我觉得很正常。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开放让很多企业家建功立业,获得了以前无法想象的财富,他们自会感恩,国家也一直倡导富而思源,所以回馈社会是很自然的。

说“富人为富不仁、不回馈社会”,少部分可能如此,总体上绝非如此,在我们的政治制度下也不可能如此。说类似这样的话,只会激化矛盾,引发猜疑,久而久之,甚至弄得真伪难辨。

最近,很多互联网平台都面临这样那样的整顿。一段时间的野蛮生长后,这是必要的,必须的,但我们还是要客观对待,并有基本的信心。以“三次分配”来说,2019年,全国20家互联网募捐平台汇集的慈善捐赠超过54亿元,同比增长68%;2020年9月7日至9日,由腾讯公益等发起的“99公益日”活动,三天时间吸引了共计5780万人次、数千家公益机构、超1万家爱心企业参与,筹得善款30.44亿元。

互联网平台有很大的推广力量。正是在其努力下,大量年轻人通过“互联网+慈善”的便捷方式,投身公益,养成“一块做好事”的习惯。对互联网平台在“三次分配”中的作用,应该给予充分肯定,并继续促其发展和升华。

至于说美国富豪把钱都捐了,特别要注意:捐了不是被分了,而是成立专门的基金会,由专业人士打理,善用资金去解决社会问题,同时也通过投资,让资产升值,获得更多资金用于公益。如果把“三次分配”理解成拿走、分掉,那完全是误解。

企业家最重要的本分是什么

在肯定中国企业家注重对社会的回馈的同时,也必须看到,面对“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