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社融变迁与经济分布
时间:2021-08-20 00:00:00来自:第一财经字号:T  T

近期,所谓的金融资源地区间分布失衡引起了政策部门与市场的高度关注。然而,我们在对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总体来看,我国金融资源的分布与GDP的分布二者之间大致匹配,GDP占比越高的地区,其社融占比也越高。

不过,在2013年至2020年间,GDP的区域集中度没有出现明显的变化,社融的集中度却在提高,表明金融资源正加速向优势地区聚集。

从不同类型融资的区域分布来看,贷款和直接融资都进一步向东部集中,不过,由于东部地区非标压降相对更快,由此导致中部地区和东北部地区非标融资在全国的占比有所上升。考虑到非标规模总体收缩且融资成本较高,我们需要关注非标融资压降较慢的地区的再融资压力。

在由市场主导的信贷和直接融资向东部地区集中的背景下,政府债券客观上在区域间起到了一定的再平衡作用,对西部、东北部地区的融资形成补充。

当前区域社融分布的不均衡引发了政策部门与市场的广泛关注。人民银行在2021年8月发布的《2021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中特别提到:“当前,部分地区经济下行与金融问题相互交织,经济金融循环不畅,信贷增长较为缓慢。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需要有针对性采取措施,因地制宜增加信贷增长缓慢地区的信贷投放,畅通经济金融良性循环。”

本文基于目前的政策背景,从区域社融与经济分布、融资结构的区域变化两个角度入手,对当前区域社融不均衡及结构现状做相关梳理和分析。

一、社融分布与经济分布

1、省级社融分布与经济分布

从静态数据来看,对单个省份来说,通常GDP规模与融资需求有一定的一致性,GDP规模占全国比重较高的省份其社融占比也较高。具体来看,无论是2013年还是2020年,各省份GDP占比与社融占比关联性都较高。2020年GDP占比前三名的地区分别为广东、江苏、山东,占比分别为10.9%、10.2%、7.2%,社融占比前三名的地区为广东、江苏、浙江,占比分别为13.5%、11.1%、10.7%。

不过,2013年至2020年间GDP的集中度没有明显变化,而金融资源集中的程度却有所上升。

从GDP规模的集中度来看,没有明显变化。本文分别以GDP规模前五名、前十名、后五名、后十名作为GDP规模集中度指标。尽管2021年第一季度在疫后特殊情况下集中度有一定的变化,但观察2020年及以前,2013年至2020年排名前五名、前十名的省份其集中度分别由40.5%、62.4%下降至40.1%、62.0%,未有显著变化。而排名后五名、后十名省份的GDP集中度分别下降了0.1个、1.9个百分点。排名靠前的省份多集中于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等地区,而排名靠后的省份多集中于西藏、青海、宁夏、海南、甘肃等以西部为主的地区。

从社融规模的集中度来看,“马太效应”较为明显。本文分别用、来表示前五名、前十名省份新增社融规模占全国社融规模的比值来表示社融集中度。2021年第一季度由2014年第一季度的40%上升至51%,由2014年第一季度的61%上升至71%,分别上升了11个、10个百分点,而排名后五名、后十名省份的社融集中度分别下降了3个、6个百分点。前十名对应社融规模由3.2万亿元上升至7.2万亿元,而后十名由0.6万亿下降至0.5万亿元。排名靠前的省份多集中于江苏、广东、浙江、山东、北京等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而排名靠后的省份多集中于青海、海南、西藏、宁夏、内蒙古等地区。2021年第一季度前三名省份社融规模均在1万亿元以上,而后三名省份均为200亿元以下。

可以看出,金融资源的集中与GDP规模的集中总趋势一致,但其变化有一定差异,社融的分化程度更为明显,特别是前五名、前十名省份社融与GDP集中度变化差异较大,而经济落后的地区多表现为社融与GDP集中度均下降,但社融的变化幅度仍较大。

那么,社融与GDP集中度变化的不一致是否存在于不同的区域之间呢?接下来从东、中、西、东北不同区域来看社融与GDP变化的差异。

2、区域社融分布与经济分布

如果我们将全国各省按地理区域及经济状况划分东、中、西、东北四个区域[1],也可以发现类似的现象。

从区域GDP占比情况变化来看,2013年以来不同区域GDP的占比变化不大。具体来看,2013年至2020年期间,东、中、西部地区GDP规模占比分别上升了1个、2个、1个百分点,而东北地区占比下降了4个百分点。

从社融占比来看,2013年以来金融资源向东部省份集中,中部地区表现较为稳定,西部地区及东北部地区对金融资源的吸引力下降。从总量规模来看,整体社融区域呈现东部领先,中西部近年基本持平,东北部地区整体较少。但从各区域省均社融来看,自2017年起社融规模排序为东部>中部>西部>东北部,而2017年之前[2]东北部社融情况还是好于西部地区的。从社融占比的年度变化来看,在2013至2020年间,东部地区社融规模占全国总规模比重分别上升了8个百分点。与2013年相比,2019年中部地区社融占比上升了2个百分点,但由于2020年中部地区受疫情影响较大,其比重又回到了2013年的水平。而西部及东北部该比例分别下降了3个、5个百分点。可见,金融资源在2013年至今发生了区域结构上的变迁调整;尤其是2020年疫情期间,金融资源进一步向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