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降准不创造信贷需求
时间:2021-08-18 00:00:00来自:第一财经字号:T  T

7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1年7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今年首次全面降准正式落地实施。然而根据8月11日公布的金融数据来看,信贷增长略显乏力,结构上也不尽如人意。降准扩大了货币供给,理论上将促进信用派生,但实际上却未取得预期的效果,那么主要问题便在于需求端。为了实现稳增长目标,后续更需要通过政策刺激需求端,我们认为随着财政信贷等政策发力,贷款将会打开增长空间,宽信用格局渐行渐近,债市可能迎来调整。

7月降准但信贷并不乐观,主要是需求端约束了贷款规模增长,后续亟需稳增长政策发力。

降准将会扩大货币供给,银行将有更多的资金可以用于贷款投放,实质上是从供给端刺激;然而7月降准后信贷结构依然欠佳,中长期信贷占比下滑,住户部门和企业部门均同比少增,银行不得不通过票据贴现冲量。考虑到经济指标也有所回落,后续可能需要财政刺激实体需求,发挥稳增长的作用。

政策刺激制造业融资需求,提供信贷增长发力点。

财政积极发力将带动基建等发挥经济支撑作用,刺激实体对于融资的需求,银行有望获得更多优质项目,从而助力信贷增长。此外,中小银行净息差上行,可能暗示部分地方中小企业对于信贷的需求仍然比较强烈,只要政策予以一定的支持,鼓励银行“敢贷”“愿贷”,预计中小企业贷款还将进一步放量。政府部门关于信贷特别强调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提前主动对接制造业小微企业续贷需求等,预计后续制造业贷款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除了对于制造业整体加大支持,政策对于绿色工具、小微企业、区域协调发展的关注增加,也有望带动上述概念下的信贷投放增长。

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对于绿色支持着墨较多,很可能通过再贷款工具鼓励绿色信贷;其次,助力中小企业和困难行业持续恢复,强化普惠金融支持仍是重点;最后,专栏3对货币政策支持区域协调发展做了明确论述,预计针对信贷增长缓慢省份的再贷款政策或将成为今后央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全年新增信贷有望突破20万亿元。

目前市场对于信贷增长最大的担忧在于城投和地产,认为二者作为当前监管的高压领域,很可能会阻碍下半年宽信用格局的出现,但是从目前来看,政策边际有所放松。面对经济下行压力,财政积极发力将带动基建等发挥经济支撑作用,刺激实体对于融资的需求,银行有望获得更多优质贷款项目;同时,配合对于绿色工具、小微企业、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支持,也有望带动上述概念下的信贷投放增长。总体而言,财政和央行正朝着宽信用、缓解资产荒的方向努力,政策的灵活调整将避免潜在的信用收缩风险。

宽信用可期,预期之下债市后续可能加大调整。

下半年经济下行压力逐步加大,亟需财政及信贷政策发挥稳增长的作用,贷款增长将开始发力,当前可能已经到达了信用最紧张的时点,下一轮宽信用正渐行渐近。虽然宽信用正式显现可能要到三季度末或四季度初,但是预期总是走在前面,从投资者心理角度来说,市场对于“宽信用”的预期已经不断加深。随着财政发力逐步强化、地方债发行提速、信贷增长成为支持宽信用的另一重要砝码,市场认知还将进一步纠偏,目前利率底部约束明确,随着宽信用政策和信用拐点出现,或逐渐对利率形成上行压力。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