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金融数据点评:实体经济动能下降 票据冲量迹象渐显
时间:2021-08-19 00:00:00来自:湘财证券字号:T  T

核心要点:

事件:

7月新增社会融资规模1.06万亿元,预期1.53万亿元,前值3.67万亿元。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08万亿元,预期1.09万亿元,前值2.12万亿元。7月M1同比增长4.9%,前值5.5%。M2同比增长8.3%,预期8.7%,前值8.6%。

社融低于预期,实体经济动能下降

7月新增社会融资规模1.06万亿元,预期1.53万亿元,前值3.67万亿元。社融存量同比较上月下行0.3pct,录得10.7%。政府债券、人民币贷款、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是主要拖项。

7月社融数据远低预期,我们推测有三方面原因:一是政策重回“严监管”的主线,重点落在防范地方和企业债务规模快速扩张上;二是大宗商品涨价的成本压力使企业不急于扩大产能,而是更趋于“观望”

状态;三是今年地方政府债发行节奏后移。

居民户贷款需求骤降致新增人民币贷款下滑显著居民贷款需求快速萎缩,7月当月录得4059亿元,较上月8685亿元下降4626亿元,降幅达53%。居民贷款需求急剧下降或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受疫情反复和自然灾害等原因引发的消费受限;二是房地产严控政策的效果已从供给端逐步传导至消费端;三是对消费贷的审核发放要求越来越严苛。

实体经济融资需求萎缩,票据冲量迹象渐显

7月非金融企业短期贷款同比下降156亿(降幅6.4%),中长期贷款同比下降1031亿(降幅17.3%)。企业短期和中长期贷款规模同比均下降,尤其是代表企业主动扩张产能意愿的中长期贷款下降明显,表明当前实体经济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

票据融资同比由负转正,较去年同期增加2792亿,票据规模的大增也反映了在信贷投放不足的情况下,银行用票据冲抵信贷规模的意愿较强,票据同比规模连续两个月大幅增加也从侧面证明了实体经济承压的现状。

融资需求减弱影响货币派生能力,致M1、M2回落7月M1同比增速4.9%,前值5.5%;M2同比增速8.3%,前值8.6%,M1、M2双双回落,或与居民和企业融资需求减弱,影响了货币派生能力有关。

M1-M2剪刀差自今年2月由正转负,并连续4个月走阔。通常如果企业对未来经济预期好转,会将定期存款活期化以用于资本开支,此时M1变大,M2变小,而当前M1减小的幅度大于M2减小的幅度,表明企业对未来经济预期较为悲观。

风险提示

1、大宗商品价格维持高位影响企业利润,导致企业融资需求继续羸弱。

2、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不振导致银行票据冲量行为增加,经济有潜在“脱实向虚”风险。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