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数据季节性回落。7月,新增社融1.06万亿元,同比减少6362亿元,环比减少2.6万亿元。新增社融较2019年同期两年平均下降9.3%,增速明显较低。社融存量同比增速10.70%,比前值下降0.3个百分点。新增人民币贷款1.08万亿元,环比减少1.04亿元。整体来看,实体融资需求有所走弱,社融或季节性回落。M2、M1增速双双回落。7月M2与M1增速分别降至8.3%与4.9%,也显示出信贷派生情况的明显收缩,二者同比增速剪刀差扩大至3.4%。M2的回落主要源于居民存款与非银存款大幅下降。而M1下滑或与企业活期存款下降有关。总体来看,7月实体融资需求有所走弱,社融季节性回落。居民中长期贷款均同比少增,或与近期全国地产调控趋严有关。信托和未贴现汇票的大幅减少,一定程度上反映表外融资有所萎缩,显示监管趋严叠加下行压力开始显现。今年前7个月专项债发行进度较缓,7月政治局会议中提到“合理把握预算内投资和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进度,推动今年底明年初形成实物工作量。”预计下半年专项债发行或有提速,随着后续社融基数抬升,预计未来社融数据维持中性波动。
CPI小幅回落,PPI小幅反弹。2021年7月,CPI当月同比1.0%,前值1.1%;环比0.3%,前值-0.4%;PPI当月同比9.0%,前值8.8%;环比0.5%,前值0.3%。CPI受食品价格拖累,核心CPI有所上升。大宗商品仍处高位,PPI小幅反弹,但难改下行趋势。总的来看,上游工业品的价格短期仍可能对下游造成压力,但全球疫情错位、经济复苏错位所造成的大宗商品涨价已进入下半场,未来PPI与CPI之间的剪刀差或将逐步缩小,国内通胀压力下半年可能将逐步减弱。国内经济下半年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政治局会议强调货币政策要以我为主,所以即便是在美联储临近Taper的情况下,为了降低国内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货币政策可能仍有一定空间;但政治局会议强调跨周期调节,也是为了明年的政策留力,所以年内货币政策大幅宽松的可能性也不大。
本周大盘震荡盘整。盘面上看,钢铁、化工和采掘板块涨幅居前。后市来看,赛道较为拥挤的成长板块内部出现分化,市场或逐步进入风格平衡阶段。
一方面高景气的锂电、光伏和电子板块高位震荡,对利好趋于钝化,上行动力有所减弱,短期或有调整需求,但随大盘β调整后或迎布局机会。另一方面,消费与食品等下游需求板块经过大幅调整,估值逐步回落至合理区间,可适当均衡布局。
全球周新增病例增速继续抬升。截至8月14日当周,全球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207,465,825例,较上周新增4,528,996例,周环比增110,780例。
本周定增项目新增证监会核准0家,发审委通过3家,股东大会通过4家,董事会预案9家。截止本周五,定价方式为竞价的增发预案:证监会核准166家,发审委通过26家,股东大会通过174家,董事会预案64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