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报告我们主要讨论了近期美股在个股/行业/风格表现上有哪些特征。新上市公司方面:(1)新上市企业数量激增,其中SPAC特殊目的收购的兴起为主要原因:SPAC(SpecialPurposeAcquisitionCompany即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上市融资方式集中了直接上市、海外并购、反向收购、私募等金融产品特征及目的于一体,是借壳上市的创新融资方式。与买壳上市不同的是,SPAC自己造壳,即首先在美国设立一个特殊目的的公司,这个公司只有现金,没有实业和资产,这家公司将投资并购欲上市的目标企业。目标公司将通过和已经上市SPAC并购迅速实现上市融资的目的。
因此2021年在美股上市了大量“壳”公司。(2)除去SPAC的干扰,医药企业上市数量较多,2021年美国仍受新馆肺炎疫情困扰,医药板块整体表现出色。
风格方面,2020年4月市场低点以来小盘风格累计收益最多,但21Q2以来大盘成长逐渐占优。2020年4月至今,小盘成长、小盘价值、大盘成长、大盘价值风格分别累计上涨115.2%,115.0%,103.1%和57.2%。2020年8月,随着美债利率低位回升,以罗素2000指数为代表的美股小盘股逐步跑赢以标普500指数为代表的美股大盘成长股。但2021年3月以来,美国经济数据显示美国经济复苏进程低于市场预期,美债利率重新下探,标普500指数逐步跑赢罗素2000指数。
行业和个股方面,整体来看,今年以来美股主要的上涨逻辑有:1.新冠肺炎疫情的相关影响。(1)医药板块牛股频出,近六月纳斯达克板块股价涨幅靠前的公司主要集中在生物制药领域。(2)经济复苏疫情回补之下,能源价格大幅上升,航运恢复,能源板块整体涨幅较大,部分石油公司、货运公司涨幅靠前。2.美国国内经济周期。(1)房地产:在2020年美国利率大幅下行,疫情催生额外地产需求的背景之下,今年以来地产行业表现较好。而我们此前判断,目前美国地产周期已经进入到建造阶段,近期美国房屋设计、建造公司涨幅靠前。(2)此前美国国内供给恢复缓慢而需求旺盛,材料行业涨幅靠前。(3)拜登基建政策不断推出,基建领域吸引资金大量流入,个股方面钢铁、煤炭股票大幅上涨。3.区块链受到关注。我们以美股ETF为样本池(截至8月13日,共2520只ETF),其中人工智能、区块链作为科技类主题表现较好,而比特币相关个股涨幅同样靠前。
盈利预测的调整、全球权益资金的流动也与美股强势板块一致。2021年以来标普500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盈利预测不断上修,年初至今分别向上调整22.6%和18.8%。行业方面,能源行业盈利预测上修幅度最大(+162%),其次为原材料(45.7%)、金融(40.0%)、地产(28.8%),公用事业小幅下修盈利预测(-6.8%)。从全球权益资金流动来看,金融板块吸引最多资金流入,能源、医疗保健、地产、材料和科技板块流入也较多。在拜登政府基建计划的带动之下,基建板块同比获得大幅资金流入。
中概股方面,2021年至今,共37家中国企业赴美上市。目前中概股行业分布以信息技术、可选消费和金融行业为主。
中概股表现上,教育板块被普遍杀跌,年初以来跌幅普遍超过80%。部分医疗设备公司、互联网平台公司表现较好。
全球重要数据跟踪:美国7月通胀出炉,暂缓了通胀持续大幅走高的趋势。美国7月CPI同比升5.4%,环比升0.5%;核心CPI同比升4.3%,环比升0.3%。7月美国受到Delta病毒的影响,一定程度上放缓了服务业的复苏进程,总体来说通胀水平与上月接近,暂未继续大幅走高。拆解美国通胀,7月美国食品CPI分项环比上涨0.7%,连续创2011年粮食危机后的历史新高,美国农业部(USDA)近期下调全球小麦库存预期,小麦价格大幅上行。
受极端天气影响,俄罗斯、加拿大两大主要出口国小麦产量下滑。小麦是全球重要的基本食品原材料,美国小麦期货价格周五一度突破770美分/蒲式耳,创2013年2月以来新高,预计未来全球食品端通胀压力不减。能源分项目前回归季节性。核心通胀方面,7月美国二手车价格环比上涨0.5%,回归到季节性水平,新车环比上涨1.7%仍然大幅超历史季节性,住宅分项CPI环比上涨0.4%与上月持平,体现房价大幅上涨的压力。但受到Delta变种病毒的影响,7月交通出行再次受到抑制,交运CPI环比上涨0.6%远不及前值。整体来看核心商品环比上涨0.5%,仍高于往年季节性(剔除2020年数据),核心服务分项回归季节性。下半年重点关注服务业复苏带来的通胀压力。展望未来5个月美国通胀,商品供需不平衡格局预期小幅缓解,但美国极端高温天气干扰农产品价格+服务业潜在的价格上涨压力,美国通胀年内预计持续走高。节奏上,预计下半年第二个高点可能出现在11月。
全球资产价格表现:8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初值从前值81.2下降至70.2,为2011年以来最低水平,打破了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的低点,美元小幅走弱0.30%,全球主要非美货币小幅升值。相对美元贬值的货币有韩元、印尼卢比等,相对美元升值的货币有加元、日元、澳元、欧元等。离岸人民币相对美元升值0.06%,在岸人民币相对美元贬值0.23%。股市方面,发达市场股市上涨0.79%,新兴市场股市下跌0.57%;债市小幅上涨,投资级债(0.21%)>发达市场主权债(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