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为何平价缩量续做MLF?四季度仍有降准置换MLF的可能
时间:2021-08-17 00:00:00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字号:T  T

作为全面降准后的第一个月,8月MLF的操作规模引发市场普遍关注。

人民银行8月16日公告称,考虑到金融机构可用7月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释放的部分流动性归还8月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等因素,2021年8月16日人民银行开展6000亿元MLF操作(含对8月17日MLF到期的续做)和100亿元逆回购操作,充分满足金融机构流动性需求,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其中MLF期限为1年期,利率为2.95%,持平于上次。值得注意的是,8月17日MLF到期量为7000亿,因此此次MLF操作为“平价缩量续做”。这也意味着货币政策保持稳健中性立场,并未全面转向宽松。

记者采访了解到,此次MLF缩量续做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降准释放资金置换到期MLF的过程仍在持续;二是市场利率与政策利率倒挂,一年期同业存单发行利率显著低于一年期MLF利率,这抑制了银行对MLF的需求。

展望看,9月-12月还有3.05万亿MLF到期,市场预计四季度仍有降准置换MLF的可能。

为何缩量续做?

央行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称,货币政策的预期管理频率逐步固定,形成每日连续开展公开市场操作,每月月中固定时间开展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的惯例,并提前发布有关操作安排,稳定市场预期。

实践中,MLF主要是每月15日操作(遇节假日顺延),以为每月20日的LPR报价提供参考。

由于7月份央行刚进行全面降准操作,8月份MLF的续做方式显得较为关键——7月央行意外降准后市场对货币政策是否启动宽松周期仍然存在疑虑。从央行操作来看,8月MLF操作为“平价缩量续做”。价格上,一年期MLF利率为2.95%,持平于上次。

“本月MLF操作利率未作调整,打破了市场中部分存在的‘降息预期’。这也表明7月全面降准更多属于针对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的定向支持措施,当前货币政策并未转向全面宽松,监管层仍然注重在稳增长、防风险和控通胀之间保持平衡。”沪上某国有大行债券交易员称。

从量上看,此次MLF操作量为6000亿,到期量为7000亿,意味着此次MLF操作为缩量续做。分析来看,有两个原因:

一是降准释放资金置换到期MLF的过程仍在持续。央行7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约1万亿,一部分资金被金融机构用于弥补7月中下旬税期高峰带来的流动性缺口,另一部分资金被金融机构用于归还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但央行并未明确置换量。

从7月操作看,降准已置换3000亿元MLF。央行此次公告称,考虑到金融机构可用7月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释放的部分流动性归还8月到期中期借贷便利(MLF),意味着降准释放资金置换到期MLF的过程仍在持续。

“这也意味着7月降准释放的增量长期资金进一步减少,显示7月全面降准主要属于两种流动性工具的替代,在银行体系流动性结构优化的同时,流动性总量增加幅度有限。”前述沪上国有大行债券交易员称。

二是市场利率与政策利率倒挂,一年期同业存单发行利率显著低于一年期MLF利率,这抑制了银行对MLF的需求。

央行发布的货币政策报告指出,MLF利率作为中期政策利率,是中期市场利率运行的中枢,国债收益率曲线、同业存单等市场利率围绕MLF利率波动。而当前国股行一年期同业存单发行利率约为2.67%,低于一年期MLF利率28BP。

“一旦市场利率低于MLF操作利率,银行通过MLF向央行的融资需求随之减弱。”前述国有大行债券交易员表示。

中信证券的一份研报称,回顾1年期AAA级同业存单和1年期MLF利率的利差看,当利差处于低位的时候,央行主要以缩量续做MLF为主。2018年四季度—2019年四季度、2020年四季度以及2021年三季度这几个时段内二者利差偏低,这些阶段都是在降准置换了成本相对较高的MLF资金后,同业存单利率与MLF操作利率倒挂,在中长期流动性集中投放后央行通过缩量续做MLF来维持流动性总量的相对平衡。

四季度仍有降准置换MLF的可能

2019年8月,央行推进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改革后的LPR由各报价行按照对最优质客户执行的贷款利率,于每月20日(遇节假日顺延)以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主要指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加点形成的方式报价。简言之,改革后LPR改为按MLF利率加点的方式报价。

具体而言,1年期MLF操作利率是1年期LPR报价的参考基础。自2019年9月以来,两者一直保持同步调整,点差固定在90个基点。因此,8月MLF操作利率不动,意味着当月LPR报价基础未发生变化,8月LPR报价将大概率保持不变。

光大证券首席银行业分析师王一峰表示,考虑银行体系核心存款成本利率依然承压的现状,8月MLF利率维持不变,银行综合负债成本压力难以明显下降,LPR报价也将继续维持不变。

展望看,年内后续4个月还有3.05万亿MLF到期,市场预计四季度仍有降准置换MLF的可能。

“7月全面降准还不能解读为宽松周期开启。降准是量的层面调整,但央行近期一再重申‘看价不看量’,政策利率的变动是更值得关注的信号。”华泰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张继强称,“面对经济下行、中美关系等不确定性,还需‘留好子弹’。因此三季度继续降准概率小,但四季度MLF到期量大,如果出现经济增速下滑或债务违约增加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