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2年“西咸一体化”签约,到2011年“以省为主”,再到如今由西安市全面代管,作为我国第七个国家级新区,西咸新区与西安之间的微妙关系似乎一直有说不完的故事。
近期,陕西省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关于西安市全面代管西咸新区指导意见的通知》(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称,西安市全面代管西咸新区。该《指导意见》表明,在西咸新区822平方公里规划范围,划分为直管区和共管区。直管区由西安市全面管理;少部分由西安(西咸新区)与咸阳来共管。
“5月份的时候,西咸新区就冻结人事,西安全面代管西咸新区酝酿已久。”西咸新区一位官员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西安市全面管理的西咸直管区,由西安市负责辖区内行政、经济和社会管理事务,从某种程度上是理顺了二者之间的行政关系,不仅有利于西咸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其融入西安战略发展格局中去。
全面代管
西安全面代管西咸新区就是明晰了西安与西咸新区以及咸阳之间的“人、权、地”的问题。
“大西安”“西安都市圈”“国际化大都市”,西安曾经多次试图在国内城市排名上向前一步。而每次规划背后总离不开西咸新区与咸阳,西咸一体化更是被屡屡提及。
曾在“十一五”收官之年,陕西省委省政府就曾借力国务院《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着力打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当时就提出将西咸新区纳入到“大西安”中去,从而带动大关中、引领大西北的重大战略目标。
然而,西咸一体化的进程似乎总限于纸上,西安、西咸新区与咸阳之间的关系也似乎说不明,道不白。为什么前往西安的机场被称之为“咸阳国际机场”?咸阳究竟与西安有没有界碑?西咸新区原来的行政规划究竟是在咸阳还是在西安?近年来这些概念,随着西安与咸阳交通贯通之后,就算是当地人似乎也说不明白。
行政规划,是国家权力的空间配置方式,如果行政规划不明晰,就会出现权力之间的相互较劲,甚至是引发冲突,不利于地方经济发展。
此次,西安全面代管西咸新区就是明晰了西安与西咸新区以及咸阳之间的“人、权、地”的问题。在《指导意见》中明确,西咸新区党工委、管委会作为陕西省委、省政府派出机构保持不变,按照“全面授权、不留空白”的要求,由西安市全面管理。由西安市制定西咸新区管委会及所属新城职能配置、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等方案,并做好改革中的机构划转、人员安置、债务化解等工作。
另外,陕西省级部门派驻西咸新区的纪检监察、自然资源、公安等垂直(双重)管理机构,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划转至西安市,人员划转西安市办理。这就意味着,陕西省在西咸新区的职能将逐渐退出。同时,中央垂管部门派驻西咸新区的税务、消防救援、气象、统计调查等机构,按照应划尽划的原则,由西安市相关部门研究提出划转意见。
那么,是否意味着被西安全面代管之后的西咸新区被降级了。对此,陕西发改委回应称,“本次西咸新区体制机制调整不存在‘降级’的问题,不是对过去改革的否定,而是上轮改革的深化。长远看,这将有利于激发西咸新区发展的内在活力,回归国家级新区设置的初心和使命;有利于西安市经济、社会等资源要素向西咸新区覆盖,更好带动西咸新区高质量发展。”
“很多人认为,被全面代管之后的西咸新区,实质是已经归属到了西安,就如同西安的曲江新区、高新区或者是灞新区一样,其实,这种看法是不准确的。”西咸新区一位官员对记者说,西咸新区属于国家级新区,其承担的是国家级新区的责任,西安只是在“人、权、地”上代管,理清楚了之前与咸阳之间的行政、经济和社会管理事务,有利于西咸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
融入西安?
该官员向记者表示,西咸新区被全面代管后,将主动融入“西安都市圈”发展格局,全面系统地对接西安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争取成为西安经济的主要增量。
西安全面代管西咸新区之后,将进一步理顺西咸新区管理体制机制,推动西咸新区高质量发展。那么,西咸新区被代管之后的各项经济数据是独立呈现?还是与西安市并表呈现?
“3年400亿元,5年900亿元,10年1700亿元”这是《西咸新区总规划》中为彼时西咸新区招商引资规划提出的要求。如果从2011年算起,截至目前正好过去了10年。那么,这些目标有没有实现?
记者查阅近年来西咸新区的招商信息发现,大多是“雷声大、雨点小”,当地媒体的公开报道显示,在西咸新区的招商中,经常会出现几十亿甚至上百亿元的招商项目。
2014年,带领华侨城重回西安的段先念就曾经宣称将在西安投资2380亿元,其中在西咸新区投资的沣东华侨城大型文化旅游综合项目高达上百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沣东华侨城大型文化旅游综合项目位于西咸新区沣东新城,合作区域总占地约16.25平方公里。拟以周历史文化为主题,围绕镐京遗址、沣河及昆明池,通过一级土地开发、国家大遗址公园保护、主题乐园、城镇化、村镇更新、文化旅游产业的打造,开发镐京国家大遗址保护、斗门历史文化名镇、欢乐谷都市旅游度假区、沣河诗经里文旅小镇等项目。然而,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