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全球资源配置功能高地,浦东引领区建设定了两个重点
时间:2021-08-10 00:00:00来自:第一财经字号:T  T

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浦东迎来了一个全新战略定位——全球资源配置的功能高地。

为了实现这一战略定位,浦东选择重点做好两篇文章:一是金融,一是总部。

根据日前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下称《意见》),浦东要以服务共建“一带一路”为切入点和突破口,积极配置全球资金、信息、技术、人才等要素资源,打造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核心区,强化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率先构建高标准国际化经贸规则体系,打造我国深度融入全球经济发展和治理的功能高地。

包括全球机构投资者集聚计划(GIC)、全球营运商计划(GOP)、国际经济组织集聚计划(GOC)等在内的功能引领行动计划,成为浦东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重要抓手。

境外投资者仅占1.2%

2020年,浦东金融业增加值达到4164.7亿元,同比增长8.5%,占新区GDP(13207亿元)的比重为31.5%,占上海全市金融业增加值的58.1%,对浦东经济增长(4%)的贡献率超过六成。

3月17日发布的“第29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29)”显示,上海仅次于伦敦、纽约,位列全球第三。

不过,浦东新区金融工作局局长张红说,目前浦东在全球资源配置功能方面与成熟金融中心还有一定差距,比如各类金融市场国际化产品的规模仍与国际顶尖金融中心存在明显差距;头部机构投资者数量和资产规模远低于成熟金融中心;金融市场开放力度不足,境外投资者仅占投资主体的1.2%。

“成熟国际金融中心的经验表明,要打造全球金融要素资源配置的功能高地,既要从丰富国际化产品资源配置入手,也要构建机构投资者集聚的生态圈。”张红说。

机构投资者是金融要素市场的重要参与者,目前浦东正在抓紧制订推出全球机构投资者集聚计划(GIC),和主要的要素市场联合行动,进一步提升国际化交易品种数量,提升要素市场国际化水平。进而,吸引更多的从事全球投资的知名机构投资者在浦东开展业务,扩大机构投资者投资规模、提升境外机构投资者在要素市场的持仓占比。

其目标是,争取2021年内吸引超过200家从事全球投资的知名机构投资者在浦东开展业务,新设立法人投资机构5家。同时,推动区内各金融要素市场进一步提升国际化交易品种数量,年内增加到10个品种。

加快集聚的动作已经启动。陆家嘴管理局7月28日启动“全球资产管理伙伴计划”,接下来要重点引进全球资管规模前列、各主要国家和经济体排名前列、资产管理细分领域排名前列的资管机构、国际机构投资者和国际知名的资管服务机构。

目前,全球资管规模前十的资管机构已有9家落地陆家嘴,76家国际知名资管机构已在陆家嘴设立了106家外资资管公司,浦东外资资产管理公司总量占全国90%以上。

浦东提出,要聚焦“三中心两高地”(全球顶级资产管理中心、全国性融资租赁中心、国际保险和再保险中心、持牌类机构集聚高地、金融科技高地)提升金融发展能级。

而要吸引全球机构投资者的进一步集聚,有赖于浦东进一步的金融开放。

一批重大功能性平台落地

事实上,金融也是《意见》中着墨甚多的领域。在进一步加大金融开放力度、建设海内外重要投融资平台、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和制度、健全金融风险防控机制等多个领域,共部署了20多个大项工作。

增强金融的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浦东还要构建完善更具国际竞争力的金融市场体系、产品体系、机构体系、基础设施体系。

7月22日举行的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浦东新区区长杭迎伟表示,这次中央在浦东布局了一批高能级功能性平台,“我们将争取尽早启动建设、落地运行。”

布局中的金融领域高能级功能性平台,包括了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全国性大宗商品仓单注册登记中心、国家级大型场内贵金属储备仓库、国际油气交易和定价中心、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股权份额转让平台等。

以全国性大宗商品仓单注册登记中心为例,上海期货与衍生品研究院院长毕鹏表示,场内全国性大宗商品仓单注册登记中心的建设,有利于大宗商品仓单资源的统一、规范和有效管理,有助于降低企业交易融资成本、提升大宗商品流通效率,进而形成高标准市场体系、提升产业链服务水平。

“同时,注册登记中心的建设着眼于大宗商品仓单——这一期现结合的重要载体,将有助于提升期现结合水平,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毕鹏说。

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行长、总裁兼副董事长张晓蕾也表示,作为上期所会员,渣打正在积极参与筹备场内全国性大宗商品仓单注册登记中心的建立。

对于“国际油气交易和定价中心”建设,毕鹏表示,上期所也将做好相关品种布局与研发工作,推动成品油(汽油、柴油)、天然气、石脑油等期货品种上市,完善油气衍生品体系建设。

进一步的金融开放措施、多个重大功能性平台落地的建设运营、更多国际化产品的推出,为境内外投资者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6月,贝莱德基金获批公募基金业务许可证,正式成为首家获准在中国独资开展公募基金业务的外商资产管理公司。7月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