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重返高点的PPI,建议更关注超预期的CPI:2021年7月物价数据点评
时间:2021-08-10 00:00:00来自:第一财经字号:T  T

由于短期内供需缺口尚未缩小,推动7月份PPI再度上行至9.0%,但这一变动基本在市场预期范围内,后续其环比下行仍是大概率事件。相比于PPI,建议更加关注超预期上行的CPI数据,居民消费价格或将成为影响下半年经济运行的重要变量,主要包括持续上行的非食品价格和受原油价格影响的交通通信、农资用品等项目的价格,但也要注意到,7月下旬以来的散点疫情,可能会影响CPI缓缓复苏的路径。

2021年7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1.0%,环比上涨0.3%;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9.0%,环比上涨0.5%;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PPIRM)同比上涨13.1%,环比上涨0.9%。

全球范围内的供需缺口尚未缩小,推动PPI再度上行,但变动范围基本在预期内。

7月份PPI同比读数由前值的8.8%上行0.2个百分点至9.0%,与5月份PPI的同比读数持平,为年内高点。本月PPI重返高点,主要是由于全球范围内的供需缺口尚未明显缩小所致,以美国为例,今年3月份以来,月度的需求(以食品服务销售额计)与供给(以全部制造业出货量计)的差值持续保持在1000亿美元以上,明显高于正常年份的平均水平。本月PPI重返高点,基本在数据公布前的市场预期范围内,例如,我们8月2日外发的报告《2021年7月经济金融数据前瞻:通胀“剪刀差”或重新扩大》中预计7月份的PPI或为9.0%,另外,显示市场对7月份PPI的一致预期为8.8%,即尽管本月PPI又有所上行,但基本在市场的预期范围内,因此或不会对经济运行、资产价格产生超预期的影响。

短期波动不改此前观点,预计下半年PPI同比读数可能会维持在较高区间,但环比下行仍是大概率事件。

在以往的工业品价格通胀周期中,PPI在触顶后通常会迅速回落,但本轮通胀周期中,PPI的同比读数在本月出现了再度上行的现象。展望后续,我们预计尽管下半年PPI同比读数可能会维持在较高区间(例如三季度或在7%以上),但环比呈下行趋势或为大概率事件,主要基于以下四点原因:

其一,尽管短期内Delta病毒对海外经济体的冲击明显,导致全球经济复苏节奏略缓于此前预期,从而使得供需循环恢复至正常状态的时点也略晚于此前预期,但随着全球范围内的疫苗普及和推广,以及目前一些支撑需求侧的政策退坡,预计全球供需缺口将逐渐缩小;

其二,做好大宗商品价格的保供稳价工作仍是近期政策重点,5月以来,政策层面持续关注大宗商品价格过快上涨问题,从7月物价数据来看,政策效果初现,钢材、有色金属等行业的价格出现了小幅下降,预计随着相关政策的持续推进,工业品价格将持续向基本面回归;

其三,短期内国内供给端的扰动或也将有所缓解,7月30日政治局会议指出,“要统筹有序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纠正运动式‘减碳’,先立后破”,在这种背景下,预计前期部分停产、限产的产能可能会有所恢复,短期内供给端的扰动将有所缓解;

其四,从技术层面考虑,7月份PPI同比上涨9.0%的涨幅中,受去年价格变动影响的翘尾因素为2.1个百分点,较前值回落了0.3个百分点,而新涨价因素影响约为6.9个百分点,较前值扩大了0.5个百分点,往后看,年内的翘尾因素对PPI的正向支撑是在逐月递减的。

相比于重返高点的PPI,建议更关注超预期的CPI数据。

基于以上分析,预计随着经济复苏和政策推进,高企的工业品价格对经济的影响将逐渐退潮,目前来看,下半年的居民消费价格或有一定的不确定性。7月份CPI同比上行1.0%,超出统计的市场一致预期0.8%约0.2个百分点;另外,本月核心CPI同比上行1.3%,涨幅较前值扩大了0.4个百分点。超预期上行的CPI数据,或将成为影响下半年经济运行的重要变量,我们建议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食品项与非食品项的背离是年内CPI持续的特点,也是导致CPI同比读数一直不高的原因。7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下降3.7%,对整体CPI的拖累为0.5个百分点,而其中猪肉价格下降43.5%,影响CPI下降1.05个百分点,而非食品价格上涨2.1%,延续了今年以来食品项与非食品项背离的特点。以上数据还表明,食品价格走低,尤其是其中的猪肉价格走低,是导致CPI同比读数一直不高的原因,并非居民消费端需求疲软。

第二,关注原油价格对CPI的影响。我们在7月19日发布的报告《PPI向CPI传导的机制分析与展望》中,详细地讨论了从高企的PPI向CPI传导的可能机制,本轮通胀中,在预计下半年原油价格或维持在65美元/桶的较高区间的背景下,原油价格可能会通过两个途径带动CPI上行:其一,通过影响交通通信价格拉动CPI,7月份数据中已经有所体现,汽油、柴油、液化石油气等价格分别上涨了25.4%、28.2%和13.5%,机票价格上涨了53.5%,即通过拉高成本的方式影响CPI。其二,通过影响替代品价格而推动CPI上行,原油价格走高可能会推升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的需求,所以可以看到农业用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较快,例如7月份肥料制造业价格上涨5.0%,农药制造业价格上涨1.5%,传导到CPI中,可以看到蛋类价格上涨15.6%,水产品价格上涨13.8%,以上分项都推动了CPI上行。

第三,但也要注意到,7月下旬以来的散点疫情,可能会影响CPI缓缓复苏的路径。此前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