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奥运会启示录: 失落的城市荣光与产业化破局
时间:2021-08-11 00:00:00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字号:T  T

国际奥委会指出,未来奥运会申办不再局限于单个城市举办,允许多个城市/地区/国家联合举办,并且选择时间不再拘泥于提前7年确定。

“想要参加一届有观众的奥运会”,奥运会男子乒乓球团体金牌、单打银牌得主樊振东如是说。他却未能在东京如愿。

第一次无观众办赛、第一次更改奥林匹克格言、第一次延期、史上最贵……这一切都是2020年东京奥运会留在体育史上的“标签”。

8月8日,这届注定被载入史册的东京奥运会顺利闭幕。回首17天的奥运之旅,充满着兴奋与感动。比赛的硝烟散去,东京奥运会留给我们的除了感动之外,还有反思:奥运会为什么会成为“烫手山芋”?大赛经济的魔力为何逐渐消失?竞技体育产业化的道路应该如何走?这一个个问题都值得我们思考。

奥运会昔日荣光难现

2016年8月21日,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以超级马里奥的形象出现在2016年里约热内卢夏季奥运会闭幕式“东京八分钟”演出上,向全世界发出参加2020年东京奥运会的邀请。彼时,安倍晋三踌躇满志,希望2020年东京奥运会能够复制1964年东京奥运会的辉煌。

时光回到57年前,第18届夏季奥运会在日本东京举行。当时,国际对东京充满质疑,因为战后的东京是一座污染严重、破败不堪、无人游览的城市。不过,日本政府倾全国之力,办了一届精彩绝伦的奥运会。据统计,当年日本政府兴建了约1万座城市建筑、8条高架道路、2条地铁路线、1条羽田机场至市中心的单轨列车,以及连接东京和大阪的东海道新干线。

北京大学中国体育产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何文义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当时日本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治理,民众热情空前高涨,极大提升了日本的民族自信,同时也拉动了日本的经济。”

相关数据显示,1964年至1969年,除了1965年日本GDP增速为5.82%之外,其余年份日本GDP增速均超过10%。1968年,在举办完第18届夏季奥运会的四年之后,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世界第2位。

上海纽约大学客座讲师王日臻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1964年东京奥运会是日本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重要助力源泉。

时过境迁,伴随着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日本出现泡沫经济,日本经济开始进入停滞期。因此,2013年日本政府提出申办奥运会,希望通过奥运会重振日本经济,向世界宣告“Japanisback(日本回来了)”。

然而,辉煌难以再现。对此,何文义向记者指出,这主要源于两个原因:第一,人口老龄化导致劳动力短缺和消费人口不足、政府债台高筑、日本企业在全球竞争力下降、社会结构固化等内部结构性问题令日本经济处于停滞状态。“即使东京奥运会没有延期,仅靠东京奥运会也很难从根本上解决日本经济停滞的问题。”

其次,何文义补充称,受疫情影响,东京奥运会难以产生大规模的经济效应。一方面奥运会的延期使得日本的前期投资(即“沉没成本”)暂时回收不了,运营成本却增加,导致财政入不敷出。另一方面,东京奥运会不接待国外观众,并对本国观众实行限流,直接导致观众上座率仅达3%,致使奥运赛事门票收入亏损额高达890亿日元(8.06亿美元),同时人流量的减少也给日本的旅游业造成了巨大打击。

根据东京奥委会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疫情下东京奥运会较之前126亿美元的成本上涨了22%,达到154亿美元。

然而,即便如此,日本仍无法取消奥运会。王日臻向记者解释称,根据日本当局和国际奥委会签订的举办城市协议,日本是没有权力来决定是否可以取消奥运会,而国际奥委会在非常不可抗力的情况下,如与会人员的人身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才可以做出取消的决定。“如果日本要单方面取消这次奥运会,那么日本可能会面临着国际奥委会对其的索赔,金额或将达到410亿美元。这对日本当前的经济状况无疑是雪上加霜。”

诚然,对于日本而言,东京奥运会亏损已成定局。

奥委会与主办方需自救

事实上,2020年东京奥运会或许是一个缩影,折射出奥运会经济效益下降的现状。曾几何时,申办城市需要经过多轮的激烈竞争才能获得举办权。如今,奥运会举办权就像一个“烫手山芋”,愿意申办的城市屈指可数。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2004年第28届夏季奥运会的申办城市为11个,2008年第29届夏季奥运会的申办城市为10个,2012年第30届夏季奥运会的申办城市为9个,2016年第31届夏季奥运会的申办城市为7个,2020年第32届夏季奥运会的申办城市为6个。而到了2024年第33届奥运会举办权竞争时,由于最终申办城市只剩法国巴黎和美国洛杉矶,因此国际奥委会直接宣布巴黎获得2024年奥运会举办权、洛杉矶获得2028年奥运会举办权。

王日臻对记者指出,申办城市日益减少主要是源于有意愿、有能力举办奥运会的城市越来越少,因为举办一届奥运会成本非常高昂。这主要有4个方面的成本:举办权招标费用,体育场、奥运村等场地的投资,公路、铁路、机场等大型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奥运期间安保、海关、医疗等所有运营的支出。

除了成本较高以外,王日臻补充称,奥运会长期的经济效益也在下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