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重庆经济“半年报”出炉。重庆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重庆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两年平均增长9.6%,显示工业经济“高开高走”、蹄疾步稳,已实现稳定复苏。
记者采访了解到,这背后正是市场回暖等多重因素的叠加,而尤其离不开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的作用。通过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以“智能化”要素驱动发展,重庆支柱产业稳定复苏、新兴产业加快崛起,一大批工业企业投身创新研发,迈向“数字化”,生产经营效益持续向好。
支柱产业稳定复苏
走进重庆车企金康赛力斯的智能工厂,工业4.0制造标准令人惊叹:上千台机器人协同作业、关键工序100%自动化、检测精细程度堪比头发丝……“智能制造”之下,短短几分钟就有一辆新车下线。公司负责人介绍说,赛力斯与华为联合打造的新车型自4月推出后备受青睐、供不应求,目前工厂正开足马力加紧生产以满足订单需求。
“作为重庆工业支柱的汽车产业,已逐渐走出效益滑坡‘低谷’。”重庆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重庆作为全国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曾一度因产品结构总体偏低端,致使汽车产业下挫,进而拖累工业经济下滑……痛定思痛,重庆加快引入产业链、创新链资源,助力车企连续推出高端智能化车型,推动汽车产业迈向中高端,力促产业“回升”。
今年以来,重庆汽车产业转型成效加快凸显。作为重庆龙头车企的长安汽车,上半年销量突破120万辆,同比增幅达44.5%;自主板块销量领跑自主品牌车企,新能源汽车销量更是增长三倍多。在长安汽车带动下,重庆汽车产业上半年产值同比增长25.3%。
“大幅增长的背后,既有去年同期受疫情影响基数较低的原因,但更多是技术积累与设计红利的因素。”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说,多年来长安汽车坚持将销售收入的5%用于技术研发,推出的多款智能网联车型受到市场青睐,有力支撑销量攀升。
在汽车产业之外,作为重庆工业经济另一支柱的电子信息产业,得益于订单放量、高附加值产品增多等利好因素支撑,上半年全市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3%。重庆宇隆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耕OLED控制板领域,由于持续加码研发,打破了外国企业在这一领域的长期垄断,企业发展迈入快车道。公司副总经理徐建伟介绍,得益于国内高端面板市场需求激增,公司业务迎来井喷,上半年营收同比实现翻番。
新兴产业加速崛起
在位于九龙坡区的庆铃集团,今年以来,其围绕氢能源搭建的“一张网”已初现雏形:在获得氢燃料电池汽车生产资质基础上,与德国博世集团联合打造的氢燃料轻卡已完成开发,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及动力总成研发正加紧开展,并有序推进重型物流车产品开发、整车示范运营及商业化等工作……
围绕氢燃料电池整车企业,九龙坡还集聚起一批氢能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产业链“闭环”正逐渐形成。“以博世-庆铃氢燃料电池发动机项目为例,预计到2025年将累计生产氢燃料电池发动机2.3万台,实现产值200亿元。”九龙坡区经信委副主任严国存说。
像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一样,今年以来,重庆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相继布局或投产。数据显示,在今年上半年招商引资项目中,重庆在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合同引资1883亿元、占比20%。一批大项目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崛起。上半年重庆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1.9%和30.1%,有效改善重庆工业经济结构。
记者了解到,通过锚定前沿领域,重庆正持续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规划到“十四五”末,重庆战略性新兴产业总规模迈上万亿级台阶。“通过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大力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新兴产业发展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筑经济发展新动能。”重庆市经信委经济运行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就在近期,随着麒麟软件(重庆)项目、华为(重庆)工业软件创新中心等一批项目签约落户,重庆更是吹响了工业软件发展的“号角”。“工业软件被称为工业领域‘皇冠’,目前国内整体都处于起步阶段,而重庆拥有齐全的工业门类,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发展工业软件产业拥有良好优势,为此我们加快布局,为未来发展赢得‘一席之地’。”重庆市经信委软件处负责人表示。
产业创新如火如荼
得益于突破两项“卡脖子”技术,成功研发世界一流变速器,今年以来重庆青山工业有限公司产销形势“喜人”:前5月销售收入达31.5亿元,同比实现翻番,全年有望达到60余亿元。
企业高速发展,秘诀在于创新。青山工业公司副总经理马雄介绍,以变速器最核心的零部件——液压模块为例,其相关核心技术一直被美国公司垄断,卡住了国内变速器企业及整车企业的“脖子”。通过对标其同类型产品,青山工业持续开展技术攻关,最终在去年成功突破,直接让变速器降价三成,如今“优质低价”的新款变速器已广泛应用于长安汽车、奇瑞汽车等车企。
青山工业公司“突围”迎新机,正是重庆这座工业重镇以创新促“蝶变”的缩影。重庆市经信委负责人介绍,围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