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与政策半月观:疫情恶化 生产回落 紧盯5大政策动向
时间:2021-08-09 00:00:00来自:国盛证券字号:T  T

海外疫情再度恶化,国内疫情有所反复;国内经济下行风险加大,政治局会议更加关注稳增长、稳就业,后续经济、政策会怎么走?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对每半个月国内外高频数据和重大政策进行跟踪:1)国内外疫苗与疫情,以及复工情况;2)国内经济(高频);3)重要会议与政策。本期为近半月(2021.7.26—8.8)以来的数据跟踪。

一、疫苗与疫情:海外疫情再度恶化,国内反复,中国疫苗接种速度回升1.疫苗:全球疫苗累计接种达43.2亿剂;接种比例方面,加拿大居首,西班牙次之;阿根廷、沙特等新兴市场国家接种速度加快。国内疫苗累计接种17.6亿剂,接种速度较前期有所加快,可能跟国内疫情反复有关。继续提示按照当前速度,未来2-3个月我国就有望实现群体免疫,但由于疫苗保护并非100%,且病毒持续变异,后续仍需关注疫情反复风险。

2.疫情:由于Delta变异株广泛传播,海外疫情再度恶化,全球日均新增确诊再度回升至60万例以上;国内疫情有所反复,南京疫情已扩散到多个省市,全国中高风险地区增至204个。

二、全球复工情况:交运指数、人员活动回落,美国经济继续放缓,关注就业数据改善情况1.交通运输:航班数量修复至疫前88%,环比小幅回落;海外疫情反复,拥堵指数明显下降。

2.人员活动:欧美国家人员活动指数分化,工作场所指数整体趋降;亚洲人员活动指数回落。

3.美国经济:高频数据显示美国经济修复继续放缓,就业数据仍有待改善。

三、国内经济:生产回落,煤炭、钢铁、水泥价格趋升,土地市场平稳1.上游:原材料价格明显分化。原油价格环比上涨0.5%,涨幅进一步收窄,海外疫情反复、需求端的不确定性是主要拖累,但近期中东局势紧张对油价有一定提振;铁矿石环比大跌12.2%,钢厂限产落地、需求预期不佳是主要拖累;煤价环比继续上涨4.9%,供需紧平衡仍然支撑煤价,提示关注后续供需改善情况;铜价延续震荡,近半月环比上涨3.1%,后续需关注经济下行风险、疫情反复的扰动。

2.中游:重点品种开工均有所回落。近半月高炉、焦化企业、PTA开工率分别环比回落1.0、6.2、7.3个百分点,可能跟近期极端天气、限电、环保趋严、生产设备检修增加有关。工程机械销售降幅收窄,后续可能见底回升。主要工业品价格小幅回升。钢厂限产政策落地,带动钢价环比回升3.8%;水泥价格结束连续下跌趋势,小幅上涨0.3%,后续水泥需求步入旺季,叠加基建投资可能边际回升,水泥价格有望延续上行。出口运价指数延续上行。BDI、CCFI指数分别环比上涨5.0%、5.5%,海外经济恢复、航运需求增加是主因。

3.下游:商品房成交量、价均有所回落,土地市场保持平稳。近半月商品房成交面积环比下降17.0%,二手房价环比回落0.1%;土地成交面积环比减少6.4%,溢价率环比提升27.0%。

汽车生产小幅回升,销售延续偏弱。近半月半钢胎开工率环比上升1.1个百分点至59.4%,汽车销售延续回落,缺芯、疫情反复等是主要拖累。食品价格继续分化,猪肉、水果价格续降,蔬菜价格明显回升。近半月猪肉、水果价格分别环比回落0.6%、2.1%,菜价上涨9.7%,可能跟河南洪涝影响蔬菜生产供应有关。

四、国内重大政策:年中政治局会议释放偏松信号;教培等监管趋严;楼市调控升级1.重要会议:政治局会议:下半年政策基调的重要转折(7.30);国常会: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措施,以市场化方式缓解?猪周期?波动,确保生猪供应和价格稳定(7.28)。

2.货币、财政政策:央行:坚持稳字当头,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推动碳减排支持工具落地生效(7.30)。

3.行业与产业政策:教育培训机构不得上市融资;完善峰谷电价;严查汽车芯片炒作>金融监管:银保监会:加快高风险机构处置,严防高风险影子银行死灰复燃(7.30);银保监会:严厉打击银行保险员工利用职权或职务影响力违规持有银行、保险机构股权(8.6)。

>产业政策:中办、国办: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7.25);北京、上海、杭州、武汉等:楼市调控再度升级(8.5);国家发改委:完善峰谷电价,建立尖峰电价(7.29);市场监管总局:严查汽车芯片市场哄抬炒作、价格高企等突出问题(8.3)。

五、政策展望:总基调转向偏松,紧盯地方债发行、问题企业处置、Taper等5大动向730政治局会议更加突出内外压力,预示下半年稳增长、稳就业的必要性加大,政策基调应会转向偏宽松,再降准甚至降息可期;但防风险、严监管仍是大方向,地方隐性债务(城投)、房地产调控、问题企业处置应是重点。短期提示5大政策动向:1)从近期教育培训、互联网平台等监管政策来看,建议关注以共同富裕为导向的中长期改革;2)对部分问题企业的处置,可能对市场情绪形成扰动;3)稳增长的细化举措,尤其是地方债发行节奏;4)Q2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的表态(8月中旬),以及央行对中小微、制造业企业、碳减排等结构性支持的具体部署;5)美联储缩减QE(Taper)动向,短期关注7月美联储会议纪要&纽约联储市场调查结果(8.19)、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