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数据公布:2021年7月31日,统计局公布中国7月份官方制造业PMI相关数据;7月份官方制造业PMI收于50.4%,前值50.9%,较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7月份非制造业PMI收于53.3%,前值53.5%,较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两者均位于荣枯线上。
观点
供需两端扩张持续放缓,企业复苏分化;PMI或将回落荣枯线以下,经济维持慢速增长。7月生产指数为51.0%,较上月回落0.9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为50.9%较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具体来看,7月份制造业PMI指数降至去年3月以来的最低点,内部需求扩张力度持续减弱,外部需求则已连续三个月位于收缩区间。需求偏软之下,生产指数亦连续三月回落,扩张动力不足;产成品库存虽仍在临界点以下但连续三个月回升,库存开始积压。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复苏继续分化,大型企业景气保持平稳,中小型企业则有所回落。大型企业PMI为51.7%,与上月持平,高于制造业总体1.3个百分点。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50.0%和47.8%,低于上月0.8和1.3个百分点。部分中、小型企业受近期原材料成本上涨、订单减少、回款压力加大等问题影响,生产经营承压。
本轮PMI的持续回落更多源于内生增长动力不足,而这又是由复苏不均衡所导致,不均衡则具体表现在居民收入与企业经营上,这将对消费与制造业投资产生一定的抑制。7月3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对下半年经济形势的判断较4月份会议不再提及“稳增长压力较小窗口期”
表述,侧面反应下半年稳增长压力可能较大,结合近期持续回落的PMI数据与供需两端表现,PMI后续可能会回落到临界点以下;但中央也表示将会持续关注经济情况,在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支持下,做好跨周期调节并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使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因此,我们预计下半年经济增长可能持续放缓但不会失速下行。
价格指数小幅回升,回归常态趋势不改。7月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62.9%和53.8%,高于上月1.7和2.4个百分点。
从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看,制造业采购成本普遍上涨,其中石油煤炭等行业均高于70.0%。从外部看,现阶段石油仍处于减产期,各国经济复苏带来的基本面改善不断提振石油需求,供需关系下油价不断上升,但根据7月18日OPEC+发布的官方声明,主要产油国已达成初步协议,将从今年8月起逐步提高石油产量,这有助于缓解价格压力;从内部看,我国近期持续关注大宗商品涨价的影响,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并于上个月成功遏制了价格大幅上涨的趋势,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再提“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因此我们预计价格的波动不会影响回归常态的趋势。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小幅回落,保持平稳扩张。7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3%,低于上月0.2个百分点,整体仍保持平稳扩张。
服务业景气度有所上升。在暑期消费等因素带动下,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较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至52.5%
总结与分析:本月供需两端扩张力度减弱,边际改善放缓,下半年经济增速可能会有所降低,但我们预计不会大幅下行。价格端有所反弹,主要是制造业采购成本上升,但回归常态趋势未变。
风险提示:国内外疫情波动;外部环境仍有不确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