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1上半年中国出口在保持韧性的同时,呈现出以下几个突出特征:
1、从“独木支撑”到“百花齐放”。对中国出口的拉动从集中于防疫物资,转向机电及其它各类商品共同拉动,反映海外经济更广泛的重启。出口的国别结构从美国强劲拉动,转为欧盟和东南亚的拉动显著增强。当然,美国需求仍保持较快增长,还是对今年上半年中国出口起到了压舱石的作用。
2、出口的市场份额“有限承压”。中国在全球的出口市场份额有限回落,回落压力主要来自欧美、尤其是欧盟,而中国仍然替代着其它欠发达国家的部分市场份额。这意味着,中国出口市场份额的进一步回落,主要依赖于其它欠发达国家复工复产,只有这部分市场份额被拿回之后,中国出口的“疫情红利”才会完全消弭。今年二季度东南亚爆发新一波疫情,其它欠发达国家也出现疫情反扑,这进一步延缓了中国出口市场份额回落的压力。
3、美国进口正向中国外的亚洲国家迁移。美国(尤其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进口向中国以外的亚洲国家集中,说明在中美互加关税的情况下,美国企业很可能着意加大了从其它东南亚国家的进口。拜登当选以来,市场对中美经贸关系的前景持谨慎乐观态度,但美国对中国科技领域、地缘政治方面仍然保持高压态势。结合美国从中国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份额持续下降,仍然需要谨慎看待中美经贸关系的演化前景。
二、展望后续,下半年中国出口增速面临逐渐放缓,但在节奏上或仍将体现一定韧性。
1、对欧洲地区出口有进一步修复空间。今年上半年欧盟在中国出口中的占比仍然平均低于2019年同期近2个百分点,是中国主要出口地区中偏离最大的。而这种偏离并非由于中国与欧洲贸易也出现了某种类似于美国的“脱钩”。事实上,中国在欧洲进口和出口中的占比均仍处于高位。因此,随着欧洲经济进一步恢复增长,其对中国的进口需求仍有进一步提升空间。在产品结构上,欧盟从中国进口或将从2020年的工业制成品逐渐向原材料偏移。
2、东南亚和其它欠发达地区疫苗接种的滞后。其它欠发达国家受疫情冲击严重,出口和进口市场份额都大幅缩水。这意味着,如果欠发达国家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可能会同步带来全球总需求的提升,以及对中国出口市场份额的竞争。这两种效应相抵,对中国出口的冲击或需没有那么大。而东南亚和欠发达地区疫情的反复,势必将延长中国出口市场份额偏高的时间。
3、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有效提升。尽管欠发达国家在全球进口中的比例大幅缩水,但中国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的比例,自2020年下半年以来也重新进入上升通道,2021年6月比2019年同期高出近1.4个百分点,达到36.2%。这说明在中美经贸关系高压的背景下,中国继续着力扩大与“一带一路”等其它欠发达国家的经贸合作,其已成为中国出口的另一重要基本盘。随着欠发达地区的疫苗逐渐普及,其进口需求扩张还将对中国出口产生带动作用。
出口对于疫情后中国经济的快速复苏发挥了关键作用。2020年,支出法GDP中,净出口拉动中国GDP增长0.64%,在GDP增长中的贡献达到28%,是自199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进入2021年上半年,净出口对GDP累计同比的贡献率下降至19.1%,基本回到了2019年的水平,而2019年受中美经贸冲突下“抢出口”的影响,出口对中国GDP增长的贡献率本就处于高位。而且,2021年上半年中国进口和出口的两年平均增速均处于20%左右的高位平台,由于进口的显著恢复增长,才形成了净出口(贸易顺差)有所收窄的局面。可见,2021上半年出口对于中国经济仍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过,由于全球疫苗接种的不断推进,2021年上半年中国出口面临的需求格局已经发生了明显转变。本文分析上半年中国出口运行的结构特征,在此基础上展望下一阶段中国出口的走向。
我们认为,2021上半年中国出口在保持韧性的同时,呈现出以下几个突出特征:一是,出口的拉动从集中于防疫物资,转向机电及其它各类商品共同拉动;出口的国别结构从美国强劲拉动,转为欧盟和东南亚的拉动显著增强。二是,中国在全球的出口市场份额有限回落,回落压力主要来自欧美,而中国仍然替代着其它欠发达国家的部分市场份额。三是,中美经贸冲突的影响再现,美国(尤其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进口向中国以外的亚洲国家集中,仍然需要谨慎看待中美经贸关系的演化前景。展望后续,下半年中国出口增速面临逐渐放缓,但在节奏上或仍将体现一定韧性,其来源主要在于:对欧洲地区出口有进一步修复的空间;东南亚和其它欠发达地区疫苗普及的滞后;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有效提升。
一、从“独木支撑”到“百花齐放”
2020年中国出口复苏中起到决定作用的是产品上的防疫物资和国别上的美国。2020年,口罩(以HS分类的第63章“其他纺织制成品;成套物品;旧衣着及旧纺织品;碎织物”衡量)对中国出口的拉动达到1.92个百分点,在整体出口3.9%的增长中占比近半。2020年下半年,美国对中国出口的拉动异军突起,6-12月其拉动达到3.7个百分点,同期中国出口同比增长10.9%,美国贡献超过三成。这背后体现的是:一方面,中国率先控制住疫情恢复生产,而作为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