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正常化到稳增长--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点评
时间:2021-08-02 00:00:00来自:第一财经字号:T  T

核心摘要: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对比4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的部署,本次会议释放出以下政策信号。

1、更关注稳增长。本次会议立足中国经济从疫后复苏转向正常化运行,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的阶段,开始更加关注经济运行中的“不稳固”因素,应对之策强调在高质量发展的统领下,多方挖掘国内市场潜力。

2、宏观政策的重点转向跨周期调节。下半年宏观政策的重心在于统筹今明两年的政策衔接,也就是从正常化逐渐转向更积极主动地发力。

3、财政政策将在稳增长中担当主力。会议要求今年底明年初形成实物工作量,抓手是“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项目。对货币政策则继续强调补短板,并明确增强自主性,倾向于更多释放人民币汇率弹性来平衡内外部压力。

4、“双碳”政策落实迎来纠偏。本次会议对前期“双碳”政策落实进行纠偏,明确了“先立后破”的实施步骤,对于缓和大宗商品涨价压力、防范潜在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此外,会议还提出“落实地方党政主要领导负责的财政金融风险处置机制”,是对过去政府部门违规融资、无视债务堆积问题的有力纠正。

5、从促进内需恢复到挖掘国内市场潜力。会议提出了新能源汽车、电子商务和快递物流体系、企业技术改造、开展补链强链专项行动、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重点方向。会议对房地产的论述除“房住不炒”之外,加回了“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也是与下半年面临的经济形势相匹配,防止房地产投资明显减速。

我们认为,更加积极的宏观政策将给股债市场带来机会。债市面临经济趋弱、融资需求减弱、货币偏宽松的有利环境,地方债供给可能形成一定扰动,但在“流动性合理充裕”的配合下预计不影响进一步下行的趋势。股市在新能源、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国产替代等领域有明确政策利好,但可能受到包括中美关系、美联储政策、美股调整等外部因素冲击,重点在于把握结构性机会。人民币汇率承担平衡内外政策差异的功能,且近年来对中美关系的反应最为灵敏,需要警惕高波动。大宗商品在“双碳”政策纠偏后,价格或将得到一定平抑,机会仍在于把握不同品种供需缺口的演变节奏。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对比4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的部署,本次会议释放出以下政策信号。

更关注稳增长

本次会议对中国经济形势的判断,从4月会议的“经济恢复取得明显成效,经济运行开局良好”,过度到“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稳中向好”,二季度生产、投资、消费等各项经济指标的两年平均增速均进一步恢复。会议同时肯定了在科技自立自强、改革开放、民生保障、社会稳定方面取得的进展。

本次会议指出中国经济运行的挑战,“全球疫情仍在持续演变,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经济恢复仍然不稳固、不均衡”。前两句指疫情反复和中美关系,第三句与4月会议有所区别,将“不稳固”放在“不均衡”前面。如果说二季度中国经济仍然处在稳定恢复之中,面临的主要是下游行业、中小企业、制造业投资、消费等薄弱领域的短板问题,那么下半年随着主要经济指标的两年平均增速基本回到疫情之前水平,经济增长面临的放缓压力或将加大。

具体地,往后看经济增速放缓的压力可能来自以下方面:一是,今年上半年中国工业生产和出口均超疫情前增速,随着出口的拉动作用减弱,工业生产面临回落压力。二是,制造业投资的两年平均增速已接近疫情前水平,面临的是制造业投资能否持续向好的问题。三是,由于大部分非耐用品和服务消费具有不可回补的特征,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不宜使用两年平均来衡量,6月社零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速已达10.9%,进一步回升的空间已经不大。四是,房地产调控升级情况下,房屋新开工面积等先行指标持续负增长,房地产投资增长面临不稳定因素。

政策重点转向跨周期调节

本次会议对宏观政策的表述是“做好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统筹做好今明两年宏观政策衔接”。4月会议为“精准实施宏观政策”和“不急转弯”。跨周期调节的提法在去年7月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就已有之,但本次会议的“跨周期”与一年前的含义已不尽相同:一年前主要指的是政策从危机应对模式逐渐正常化,本次会议则指政策从正常化逐渐转向更积极主动发力,而不再提政策“转弯”。

尽管“十四五”规划没有设定具体经济增速目标,但要完成2035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收入水平的远景目标,仍然蕴含了一定的经济增速要求。疫情冲击正常化之后,“十四五”开局的经济增速水平较为关键。按照我们目前预测,今年四季度GDP同比增速可能在5%、两年平均增速在5.7%,这就比疫情之前(2019年四季度是5.8%)增速进一步放缓。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中,我们认为还是需要积极稳定经济增长。

财政政策将在稳增长中担当主力

本次会议对财政政策的部署是:“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政策效能”、“合理把握预算内投资和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进度,推动今年底明年初形成实物工作量”。而4月会议为“积极的财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