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金才抒己见:借金融开放东风,上海加速建设全球资管中心
时间:2021-07-25 00:00:00来自:第一财经字号:T  T

建设全球资管中心,是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一环。一直以来,上海深耕资产管理行业,且在全球的影响力有目共睹。

7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发布,其中提到,以服务共建“一带一路”为切入点和突破口,积极配置全球资金、信息、技术、人才等要素资源,打造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核心区,强化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率先构建高标准国际化经贸规则体系,打造我国深度融入全球经济发展和治理的功能高地。

在此过程中,建设全球资管中心尤为重要。作为我国资管行业发源地之一,上海记录了多个“第一”的诞生,比如,孕育了国内第一家专业信托公司、第一批基金公司、第一只封闭式基金、第一只开放式基金、第一只QDII基金,以及第一张企业年金受托人牌照等。

上海还是全球资管机构的重要集聚地。目前上海持牌金融机构超过1600家,绝对数量位居全球前列。而且,随着金融对外开放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外资金融机构也选择将上海作为落户首选地。截至2019年末,在沪各类外资金融机构总数达517家,占上海金融机构总数的31%。

目前,在业内人士看来,上海正成为开放的人民币资产配置中心,全球一流投资者只要投资人民币资产,首先会想到上海。金融的本质是服务于资金,作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全球资管中心的建设进程至关重要,而这也需要资管人才的点滴耕耘。

在去年三类金才评选过程中,第一财经记者采访了“领军金才”的入选者黄健(摩根大通上海分行环球企业银行中国区总裁)以及“青年金才”的入选者沈博文(富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固定收益投资部投资总监助理兼富国香港固收投资总监),他们从亲历者的角度分享了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看法。

在迈向全球金融中心的道路上,上海的一大“标签”就在于对外开放,而业内赋予上海的使命也是,朝着具有更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金融中心迈进。作为从业20多年的金融干将,黄健对此有着深刻感受。

从复旦大学毕业后到美国,再从美国华尔街派驻回到上海,如今在摩根大通负责的业务范围辐射全中国,黄健在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场、助力国际投资者进入中国日益成熟的资本市场的同时,也一路见证与支持了上海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

在黄健看来,上海在打造全球金融中心方面具有多重优势。一方面,从资源配置、人才吸引上来说,上海发达的金融体系和完善的金融生态已使其成为了中国对金融人才吸引力最强的城市,目前上海金融从业人员已达47万,相比十年前翻番。

对于外资机构而言,上海开放的市场环境也颇具吸引力。在上海,目前仅仅在浦东新区就有870家银、证、保持牌金融机构及其分、子公司,6000家新兴金融机构,3000多家专业服务机构。其中,包括了全国41%的外资法人银行,全国近1/3的公募基金公司和全国90%以上的外资私募机构。

另从各种金融要素上来看,上海已成为了全球金融要素市场集聚度最高的城市之一。这里有股票、债券、期货、货币、票据、外汇、黄金、保险、信托等各类全国性金融要素市场,直接融资额超过12万亿元。

同时,上海也是中国金融产品最丰富的城市之一。除了已被人熟知的“沪港通”“债券通”“沪伦通”等,黄金国际板、国债期货等重大金融工具,以及跨境人民币业务、跨境ETF等业务创新也都汇聚在上海,为跨境资金的互联互通提供了重要产品和渠道。

而在这些“硬实力”之外,上海还出台了很多鼓励金融行业发展、促进对外开放的政策和措施,并在日常工作中提供了专业、细致的引导和服务。黄健说道,“就以新冠疫情期间为例,市里和区里的领导们多次跟我们联系,了解摩根大通各项防疫工作的具体情况和具体需求,并给我们送来了各种防疫物资,还为我们的海外员工返回上海工作提供了很多帮助。”

由此,总体而言,黄健认为,上海是中国金融业开放的一扇重要窗口,不久的未来还将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国际金融中心。“希望上海能够早日实现建成第一流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并为国内外的金融机构和人才提供更多大展身手的机会。”

作为外资机构,摩根大通也在深入参与上海的金融中心建设之中。2021年,摩根大通迎来了公司发展史上的一大里程碑——在华展业100周年。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得益于金融对外开放的不断推进,摩根大通也在华取得了重大进展。

比如,2020年3月,摩根大通控股的摩根大通证券(中国)有限公司正式开业,业务范围包括证券经纪、证券投资咨询以及证券承销与保荐;6月,摩根大通的期货业务获得证监会的核准,成为国内第一家外资全资控股的期货公司;随后,摩根大通银行获批成为上海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首家试点银行,为试点企业的跨境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提供更加便利的跨境结算服务等。

黄健称,很高兴在下一个在华百年开启之际,摩根大通实现在中国业务的全面发展,未来将进一步积极参与推进临港新片区资金管理中心的建设,更加深入参与中国市场,在系统、机制、操作等诸多层面与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