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深化国企改革 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1-07-26 00:00:00来自:经济参考报字号:T  T

加快全面深化改革是国企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创建世界一流企业的重要抓手。国企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以全面深化改革为突破口:突破传统思维定式、突破传统发展模式、突破传统管理方式等,通过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拓展建设发展空间,激发快速增长潜力,努力打造改革新样板、建设人才新高地、勇攀科研新高峰、推进全球新布局、树立一流新形象,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不断开创新时代国企改革发展新局面,积极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坚持高认知突破传统思维定式

 

国企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大胆创新实践中国特色企业的发展之路,与各类所有制企业互为作用、互为影响,有力支撑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建设,实践和积累了宝贵的发展经验。进入新发展阶段,国企深化改革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式,牢牢把握深化改革是紧跟时代发展潮流、把握新发展阶段、走国际化发展道路、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思路。

 

一是紧跟时代发展潮流。时代发展是国企建设发展的肥沃土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企驶上了建设发展的“快车道”,站在经济社会的高度谋划改革工作,对标全球经济的广度推进发展工作,大胆谋划改革,大力实施改革,大步推进改革,经历了“放权让利”提高企业活力和效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市场主体和焕发市场活力、推进管人管事管资产相统一监管体制、一以贯之坚持党的领导与治理层面相统一等重大改革,进一步创新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创造发展活力等,积极争取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与国民经济建设同频共振大踏步发展,有力支撑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建设。要紧紧围绕国家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区域经济布局、推动绿色发展、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等,通过深化改革成为时代潮流积极引领者,经济全球化重要参与者,世界经济主要推动者。

 

二是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随着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构建新发展格局明确了我国经济现代化路径。要科学认识建设发展规律,牢牢把握经济增长速度由高速转向中高速、经济发展方式由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益型、经济结构优化由增量扩能转向调整存量和做优增量并举、经济增长动力由资源低成本劳动力相关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等发展趋势,围绕经济增速放缓但综合国力显著提升、国际环境变化为新进入者提供机遇、科技革命带来技术和产业升级新机遇、巨大国内市场的经济韧性和回旋余地大等发展优势,通过深化改革争取新阶段的新发展。

 

三是突出国际化发展道路。国际化是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让世界共享发展成果的重要手段和基本途径。要按照国际化发展的标准,对标国际一流企业,补齐发展短板,自觉遵循世界经济规律和国际贸易规范、国际惯例等,通过深化改革充分利用国际人才、技术、资金、信息等配置生产要素,扩大全球市场规模,实现管理国际化、生产国际化、销售国际化、融资国际化、服务国际化和人才国际化。以国际化视角有效配置全球资源,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控制能力,建立全球产品销售网络并开展销售活动,吸引懂经营、会管理的人才,打造国际化人才队伍,为跻身世界经济舞台提供人才保障。

 

四是始终坚持高质量发展。国企高质量发展是支撑国民经济的决定性因素,是有效化解经济结构矛盾、重塑内生动力的重要推动力。要抓住制约建设发展的主要矛盾、关键环节和重点方向等,通过深化改革科技创新环境和动力的体制机制等,从制度上解决制约关键技术攻关瓶颈,为科研工作松绑,为科研人员赋能,进一步激发科研团队创新活力和创造能力,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为充分利用全球化资源配置、有效利用全球资源开辟“绿色通道”,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全球影响力,努力成为全球产业规范和技术标准的参与者和贡献者。

 

坚持高效率突破传统发展模式

 

国企在不断深化改革中创新、在不断深化创新中改革,建立了一套高效率运行的体制机制,与企业发展相互依托、相互促进,有效支撑企业快速建设和稳定发展。国企建设发展面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经济全球化遇阻和全球产业链供应调整、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等外部环境变化,需要紧紧围绕高效率,突破传统的发展模式,加快推进分类改革机制建设、市场化经营机制建设、公平竞争机制建设、国际合作机制建设等,积极应对瞬息万变的发展环境。

 

一是健全分类机制建设。要根据发展定位、发展背景、发展基础和发展模式等不同情况,按照强化功能分类意识、深化功能分类内涵、细化功能分类等要求,根据企业发展实际选择有针对性的改革举措、发展模式、经营方式和改革重点等,对具有充分竞争领域行业和企业,以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为目标,加大市场化改革力度,加重考核经济效益。对聚焦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企业,以发挥战略支撑作用为目标,增强国有经济控制力和影响力,加重考核服务国家战略情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