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渣打中国王昕杰: 2013年"缩减恐慌"难重现 质量股将成投资者"新宠"
时间:2021-07-23 00:00:00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字号:T  T

王昕杰建议,面对当前利率降低的情况,投资者在配置固收投资的同时,可以增加部分权益投资,进而拉高整体投资组合的收益。

随着6月以来通胀数据持续攀升,全球通胀忧虑愈演愈烈。毫无疑问,“通胀”已经是当前全球市场的一个关键词。渣打中国财富管理部首席投资策略师王昕杰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通胀走高受经济复苏需求上涨、基数效应等因素影响。“中国通胀数据有望在二季度见顶,但欧美数据可能会持续走高。”

与此同时,中国人民银行于7月初宣布全面降准,超乎市场的预期。王昕杰对记者表示,这次降准是对8月MLF到期的一个对冲,并未向市场注入太多新资金。不过,他指出,全面降准对A股市场的投资情绪有提振作用。

王昕杰建议,面对当前利率降低的情况,投资者在配置固收投资的同时,可以增加部分权益投资,进而拉高整体投资组合的收益。

美联储如缩表,债市冲击较大

《21世纪》:通胀是当前主导市场走势的一个关键词,你怎么看待通胀的走势?

王昕杰:整体的通胀,特别是原材料价格的上行已经在全球宏观通胀数据中浮现。这主要是因为在疫苗接种率逐步提高、海外经济封锁解除、需求慢慢上升之后,宏观经济逐步复苏。此外,基数效应也是今年通胀走高的原因。去年整体通胀是紧缩的,在疫情的影响之下,无论是中国还是海外,都出现明显紧缩的基数效应,这拉高了今年的同比数据。

因此,短期内我们看到通胀开始走到所谓的今年高位,中国通胀数据有望在二季度见顶、然后开始回落,但是欧美数据可能继续走高。在经济封锁解除的影响下,各国央行和决策层对通胀的容忍度有所提高,比如美联储调整了他们的通胀目标,允许通胀在一定时间内高于2%;欧洲央行最近也把通胀目标调到2%以上,并愿意容忍一段时间通胀。

目前,存在一个不确定性。如果随着经济封锁打开、原材料价格上行,通胀在三季度继续在高位运行,那么这可能导致主要央行在四季度或者明年收紧货币政策。不过,短期内不需要特别担忧该风险。

《21世纪》:我们可以看出通胀的前景存在不确定性,那么这将如何影响下半年的全球经济?

王昕杰:如果不发生极端意外,如疫情发展超乎预期等,那么我们预计未来6~12个月,全球经济应该会逐渐步入复苏的轨迹。去年下半年,中国因为疫情控制得最好率先走入到复苏的阶段,今年上半年美国基本上已经复苏,其GDP增速甚至高于新兴市场的增速。下半年我们预期有机会看到欧元区的复苏、中国以外的新兴市场的复苏。

在全球主要经济体复苏之后,整体宏观经济向好。在这个背景之下,关于收紧一些刺激经济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讨论将会出现,并可能在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开始采取措施。

《21世纪》:根据你的判断,美联储将何时开始调整货币政策?

王昕杰:短期内关于调整货币政策的讨论较多。从长期来看,目前加息的时间点相对是比较明确的,预计2023年开始加息,也就是说距离加息仍有一段时间。那么这段时间内的讨论应该专注于QE的讨论。我们认为,缩表会早于加息,有望于2022年一季度开始缩表。如果时间点从远往近推,2023年加息、2022年开始缩表,那么美联储可能会在今年8月的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会议上释放相关信号。

《21世纪》:如果美联储一旦开始缩表的话,那么2013年的缩减恐慌会不会重现?

王昕杰:2013年美联储宣布缩表是一个比较意外的事件,而且美联储在宣布之后就立刻行动,导致股市在一两个月内波动比较大。但是如果把时间线拉长,宣布到执行的间隔在一年左右,影响会可控些。当前部分股票的上行与流动性无关,而是经济复苏带动企业增长的结果。

我们认为这次如果真的提出缩表,那么与2013年最大的不同其实是在于市场的预期。当前已经有投资者预期会缩表,我相信未来1到2个月会有实质性的讨论,那等真正执行的时候,市场对该消息已经基本消化。因此,如果经济还在复苏,企业盈利还在上行,那么在执行之前股票可能继续上行。

不过,债市可能会受到较大的冲击。随着流动性的收紧、债市买家的减少、买入资金的减少,我们预计债券价格可能会受到比较大的影响。这将导致未来一段时间内美债收益率有机会重新回到一个逐步上行的阶段。而这在一定程度将影响股市的表现,波动可能加剧。总体而言,我们认为债券价格应该会处于弱势,但股价因为受到经济复苏的影响,应该还是维持一个向上的趋势。

全面降准是为了对冲MLF到期

《21世纪》:在全球主要央行释放收紧货币政策的情况下,7月初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全面降准,超出市场的预期。在你看来,全面降准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王昕杰:我想这次降准预期其实是有一点情理之内,但是还在意料之外。因为降准释放出一定比例的流动性,以及过去几次偏向定向降准的一些政策,都是希望维持国内经济增长的稳定,不要因为政策上层面出现比较大幅的波动。这次降准释放出的流动性其实是对于8月期间MLF到期的对冲。我们认为短期内除非中国人民银行在政策上有所调整,否则这次释放流动性就是纯粹是为了MLF到期的对冲。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