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
一、历史视角:大宗涨价,对财政有多重要?
PPI大涨的2017年,山西省属国企利润同比增8倍、上缴税费同比增近7成、贡献财政收入超4成,全年山西税收收入同比增速高达34.8%,大幅高于全国的10.7%;大宗暴跌的2015年,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点名”阐述大宗进口价跌如何使财政承压。上半年,财政收入增速远超支出的“休养生息”,成为了宏观经济运行的重要背景,大宗涨价则是财政收入超预期的关键因素。
我们测算大宗涨价2021年可为财政带来约5500~9500亿的税收增量,相当于全年财政收入的2.8%~4.8%,可拉动全年财政收入同比增速3~5.2个百分点。
二、总量视角:大宗涨价“输血”财政的三条路径
大宗涨价可通过税收收入、非税收入、国有资本收益三条路径“输血”财政收入。其中非税体量有限,国有资本收益和当年利润无关,税收是最主要路径。
(一)税收收入:最主要路径
税收收入是大宗涨价“输血”财政的最主要路径,2020年我国公共财政收入18.28万亿,其中超8成(15.43万亿)是税收收入,大宗贡献税收占税收收入约20%:税收收入中,国内增值税占约4成,其中和大宗涨价直接相关的上游制造业+采矿业贡献国内增值税约15%;企业所得税占约2成,其中和大宗涨价直接相关的上游制造业+采矿业贡献企业所得税约10%;进口环节税收占约1成,资源税占约1%——上游+采矿业国内增值税、上游+采矿业企业所得税、资源税和进口环节税收四项大宗贡献税收合计占税收收入约20%。
大宗涨价“输血”税收收入的原理,主要是我国现行税制结构下,税收收入对工业品价格变化的弹性较高,PPI快速上涨可以带动以现价计算的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资源税等相关税种快速增长。
(二)非税收入:体量有限
非税收入占我国财政收入不到2成(2020年2.85万亿),其中大宗贡献部分极其有限。主要是占比约四分之一的专项收入(2020年0.71万亿)中,随增值税“水涨船高”的教育附加收入。
(三)国有资本收益:“远水不解近渴”
大宗涨价影响非金融国企利润,但无关当年国有资本收益。非金融国企上缴财政,除缴税费外,主要是缴国有资本收益。但现行规定下,国有资本收益主要根据上年实现净利润一定比例收取,和今年大宗涨价无关。
三、分地区分行业视角:哪些地方财政受益大宗涨价更多?
我们计算了各地区上游+采矿业增值税、上游+采矿业企业所得税、资源税在税收收入中的合计占比。占比越高,倾向于越受益于大宗涨价。
我们将大宗税收占比前10的地区划分为财政意义上的“资源型省份”——均位于西北、华北、东北地区。其中山西的大宗价格相关税收占比最高,超过40%,内蒙古、陕西、宁夏三省达20%以上。以2017年历史数据验证,“资源型省份”的整体财政收入增速和财政自给率增幅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四、边际视角:债务压力下,2021年哪些地方财政将格外受益?
对地方财政而言,2021年和2017年相比,相似的是大宗涨价带来的外部增益,不同之处可能在于债务风险作为自身约束条件的重要性陡升。我们以大宗税收占比为横轴、债务率为纵轴、再以2021-2023年地方政府债+城投债年均到期规模为气泡大小,绘制四象限气泡图,具体分为三类:
明显受益大宗涨价的地区:天津、内蒙古、陕西等大宗税收占比>10%,债务率>100%的第一象限地区+第四象限的山西、山东。这些地方财政收入对大宗价格弹性大;整体债务率较高,意味着大宗增收对自身债务约束的放松较明显。
相对受益大宗涨价的地区:河南、江西、甘肃、安徽四个大宗税收占比>10%,债务率100%的第二象限地区。第四象限四省整体受益程度大于第二象限。
受益大宗涨价不明显的地区:江苏、浙江、广东等大宗税收占比
五、大宗涨价能给今年的财政带来多少钱?测算约5500~9500亿
大宗涨价主要通过大宗相关税收向财政收入传导、分四条路径:上游+采矿业国内增值税、上游+采矿业企业所得税、资源税和进口环节税收。由于PPI恰好在2017~2019年经历了从大幅高增到接近零增长的较完整历程,我们主要通过计算2017~2019年期间上游+采矿业国内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整体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的增速差,来大致剥离出这四条路径中的“纯涨价增量”:经测算,合计可达5500~9500亿,拉动财政收入增速可达5个百分点,及时性和有效性堪称财政“急救包”。
风险提示:大宗价格涨跌超预期,债务管理政策超预期。
报告目录
报告正文
一
历史视角:大宗涨价,对财政有多重要?
2017年,山西省属企业全年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80.8亿元,同比增长808%,上缴税费784.2亿元,同比增长66.5%,相当于全省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867亿元的42%;其中,山西焦煤集团2017年实现利润26亿元,同比增幅近9倍;税费151亿元,同比增幅81%,为省属企业税费第一大户;2017年全年,山西税收收入同比增速高达34.8%,大幅高于全国的10.7%...供给侧改革下的大宗涨价,不仅助推山西国企改革成效卓著,更为财政增收做出了积极贡献。
PPI大涨的2017年,全年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