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国内市场利率呈现短强长弱的态势。受降准的影响,市场融资成本下降,国内中长期市场利率呈现小幅下降的态势,短期则在债券集中的影响下小幅上升。截至7月21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隔夜、1周期、2周期利率分别报收于2.182%、2.218%、2.284%,较7月14日分别上升19.8、3.9、8.9个基点。1月期、3月期、6月期、9月期、1年期利率分别报收于2.315%、2.402%、2.527%、2.748%、2.801%,较7月14日分别下降1.1、1.2、2.5、3.7、3.2个基点。
7月15日,央行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实施全面降准释放商业银行长期资金约1万亿元,这使得国内市场流动性供应更加充裕。但是在降准的同时,央行在7月仅续作1000亿元的中期借贷便利(MLF),缩量3000亿元,实际的降准效果被抵消。
中长期来看,虽然降准向市场释放流动性,但是社会融资规模有上升的迹象,显示出市场对于流动性的需求上升,因此中长期市场利率下行空间有限。短期来看,政府债券发行密集,市场资金需求上升,短期利率将延续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