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窗口期" 下半年央企改革创新全面攻坚
时间:2021-07-19 00:00:00来自:经济参考报字号:T  T

半年净利润首次超万亿,经营现金流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重大工程项目密集投产,新动能发展势头强劲……今年上半年,国企央企以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为重要契机,扎实推动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取得新进展新成效,经营业绩全面“亮”起来,持续呈现稳中向好、快中提质的发展态势,为中国经济注入活力与动力。

起跑影响全程,开局关乎后势。“要用好‘窗口期’。”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表示,要深入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自觉把国资央企工作纳入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统筹谋划推进,扎扎实实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全力推动改革创新重点任务落实落地,确保国资央企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多家央企也透露了下一步的动作。例如,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化学工程”)预计到年底通过混改引入资金159.4亿元;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三峡集团”)今年要重点打造“三个三峡”;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建材”)新材料业务“十四五”末收入、利润有望增至1500亿元、200亿元以上。

全力以赴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

中国三峡集团乌东德水电站全部机组、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投产发电,中国海油超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正式投运,“天问一号”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印迹……今年上半年,一批超级工程震撼亮相,一批重大专项捷报频传。

如此丰硕成果的取得,离不开中央企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扎实推进。据介绍,聚焦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和现代产业链链长,国资委专门印发指导意见,加大政策精准支持力度。各企业坚持需求牵引、研用结合,大力推动科技创新。

——攻坚工程积极推进。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航天科技”)提出了载人航天“三步走”发展战略,先后部署了航天员出舱、交会对接、在轨驻留、推进剂在轨补加等关键技术攻关。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招商局”)上半年创新研发投入同比增长9.3%,并利用“揭榜挂帅”等创新机制加快推动重点项目攻关。

——协同攻关深入开展。中国建材部署建设国际一流建材行业双碳实验室,开展低碳技术、碳捕集及利用等联合攻关及推广应用。中国三峡集团积极参与关键零部件制造创新联合体和智能制造创新联合体工作,大力实施减员增效和成本管控,创造并保持着全球人均管理水电机组的最高纪录(5万千瓦/人)。

——科技成果应用力度加大。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南方电网”)坚持创新链产业链“双链融合”,完成228项科技成果转化。中国化学工程已布局“三必”技术103项,并促进转化,推动“技术+产业”一体化发展。

郝鹏指出,中央企业要抓紧要、善攻坚,落实创新激励政策,完善创新激励机制,全力以赴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下好研发布局“先手棋”。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中央企业全力推动这一重大任务落地。航天科技党组书记、董事长吴燕生表示,作为中国航天事业的主导力量,该集团将以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目标,主动布局谋划创新链,勇当央企科技创新排头兵,打造国家原创技术策源地,推动航天科技迈向更高水平自立自强。

改革“三年行动”下半场攻坚

今年从中国化学工程下属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研发中心主任,一跃成为集团科技与数字化部副部长,周伟直言“做梦都想不到”。

这样的机会与国企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劳动、人事、薪酬三项制度改革密不可分。中国化学工程党委书记、董事长戴和根将该公司的做法总结为:牵住“牛鼻子”,对内公开选拔、对外公开招聘;砸掉“铁饭碗”,三年一竞聘、起立再就位;打破“大锅饭”,优化绩效考核、拉开收入差距。

他表示,通过改革,“上岗靠竞争、收入比贡献”理念深入人心,进一步激发了员工动力、增强了企业活力,年人均营业收入、人均创利、全员劳动生产率四年均实现翻番。

这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深入推进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国资委建立了“月例会、季综合、半年报、年总结”工作机制,各中央企业逐级压实责任,形成了上下贯通、纵深推进的改革新局面。

数据显示,目前中央企业集团层面100%制定党委(党组)前置研究讨论事项清单,重要子企业完成率达96.3%。中央企业子企业45.6%的经理层成员已完成任期制和契约化签约;累计实施中长期激励方案500个,覆盖关键岗位核心人才13.7万名;上半年中央企业通过产权市场、股票市场实施混改150余项,有力促进转机制、增活力。

“改革态势良好,也进入了关键阶段。”郝鹏表示,各央企要抓紧抓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确保年底前完成70%以上的目标任务。

众多企业纷纷按下改革“快进键”。戴和根表示,截至目前,中国化学工程改革任务总体完成量超过60%,预计到年底完成80%以上。其中,两年来6家二级企业、16家三级企业完成了混改,预计到年底通过混改引入资金159.4亿元。

“在今年这个改革的关键之年、攻坚之年,公司以效益向好的‘窗口期’推动改革提速加力、破解难题,截至6月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