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
分产业看,二季度第二产业增长最快。在6月主要数据高于或持平于市场预期的情况下,二季度GDP明显低于市场预期值,除价格因素外,服务消费或是主因,因为恢复偏慢的服务消费没有被统计到社零里,但被纳入到GDP核算中。
6月工业生产景气度呈见顶迹象,房地产投资回落,基建投资增速回升,制造业和消费这两个薄弱环节延续修复。中国经济复苏“高低脚”的问题依然存在,下半年经济将是“见顶巩固”,尽管增速只是逐步下台阶,但由于制造业和消费内生于企业和居民的投资、消费意愿,恢复的基础不牢固,需要政策来“保驾护航”。
1)二季度GDP同比增速低于市场预期,可能因服务消费在扰动。从二季度GDP增速看,第二产业仍是增长最快的,和疫后经济复苏主要由出口和房地产投资拉动一致。在6月主要经济数据高于或持平于市场预期值的情况下,二季度GDP同比增速反而要比市场预期值低不少,除价格因素外,服务消费恢复缓慢或是主因,因为它没有体现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上,但对GDP有拖累。
2)工业生产景气出现见顶迹象,出口交货值增速连续走低值得关注。今年上半年工业增加值的两年复合增速为7.0%,已连续三个月处于这一水平。其中,出口交货值的两年复合增速为8.1%,连续2个月走低。制造业是工业增加值的最主要拖累,考虑到下半年中国出口的不确定性犹存,工业生产继续维持高景气预计将面临压力。
3)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修复,基建和制造业投资反弹,而房地产投资回落。制造业投资回升符合预期,资本开支需求也没有释放完毕,但后续回升的幅度和节奏,可能受到出口订单减少、保供稳价政策实际执行力度等的影响。地产投资领先指标回升,或意味着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仍有一定韧性,竣工面积增速也如期大幅抬升。今年上半年对基础设施业的中长期贷款支持力度较大,下半年随着经济放缓压力显现,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大,基建投资可能还有进一步回升空间。
但是,在稳定宏观杠杆率,严格管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背景下,或许基建投资回升的空间仍然有限。
4)社零缓慢修复。今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两年复合增速为4.4%,恢复节奏较慢,且离疫情前的增速水平仍有不小差距。其中,汽车和地产后周期消费是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的主要拖累。居民可支配收入平均数与中位数增速的差距,房价的持续攀升,以及就业市场的结构性分化,都表明提振消费是一个中长期挑战。
总的来说,经济复苏存在“高低脚”,工业生产可能过了最景气的时候,房地产投资趋于走弱,出口下半年面临放缓压力,经济的长板向下的确定性较高;而短板制造业投资和消费,还处在恢复过程中。但由于房地产领先指标转正,竣工进入上行周期,经济的关键领域仍有韧性,下半年经济将是“见顶巩固”,而不是下行压力扑面而来。在“稳增长压力较小的窗口期”全面降准,除了实施适度地“稳增长”外,更重要的是对经济短板的支持,因为制造业和消费恢复的基础并不牢固。这也意味着,货币政策不会大水漫灌,近期避险资产的行情可能走得太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