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社融增长好于预期,主要得益于贷款的积极投放以及非标压降的小幅放缓,下半年社融增长有望步入稳定期。7月中下旬,银行板块有望步入半年度业绩快报披露期,建议关注业绩驱动的板块表现。
中国人民银行公布,2021年6月新增社融3.67万亿元(同比多增2019亿元)、余额增速11.0%(与上月持平),人民币贷款增加2.12万亿元(同比多增3100亿元),广义货币M2增速环比上升0.3pct至8.6%,狭义货币M1增速环比下降0.6pct至5.5%。
社融增量超预期,货币增速分化。
1)信贷投放支撑社融超预期增长:6月新增社融3.67万亿元(同比多增2019亿元),明显超出此前市场预期的3.0万亿,存量增速与5月末持平,为11%。主要来自信贷积极投放支撑,人民币贷款同比多增3086亿元,我们判断额度供给趋松与半年时点因素为主因。
2)M2与M1增速分化:6月末M2增速为8.6%,M1增速为5.5%,M2-M1剪刀差扩大至去年7月以来最高,推测与部分中小企业经营活跃度回落有关。
社融:信贷保持积极,债券融资回暖。
1)信贷延续积极投放:6月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2.32万亿元,同比多增4131亿元,供需两端均有贡献。
2)债券融资有所回升:6月企业债券净融资增加3702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7475亿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较5月有所提升。前期信用风险事件对债券市场有一定冲击,风险缓释后债券融资回暖。
3)非标压降放缓:6月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压降1520亿元,作为季末月低于3月压降规模的1833亿。
4)未贴银承小幅下降:6月未贴现银承减少220亿元,同比多减2410亿元,主要是表内票据贷款较去年同期明显多增,从而透支了未贴现票据规模。
信贷:中长期贷款投放保持积极。
人民币贷款增2.12万亿元,同比多3086亿元,多增幅度较前两月明显改善,居民/企业贷款分别+0.87/+1.46万亿。
1)居民贷款投放短期化:6月居民短贷/中长贷分别增长3500/5156亿元,同比分别+100/-1193亿,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的半年时点约束下中长期贷款增长明显放缓,以消费贷为主的短期品种补位。
2)企业中长贷保持高增:6月企业短贷/中长贷分别+3091/+8367亿元,同比分别-1317/+4614亿元,中长期积极反映资本性支出仍在改善。
3)票据贷款明显多增:20M6、21M6票据贷款分别-2104/+2747亿,一定程度反映了6月信贷供给强于实际信贷需求。
存款:季末一般性存款高增,财政及非银存款小幅压降。
6月人民币存款增加3.86万亿元,同比多增9524亿元,主要来自一般性存款增长。
1)一般性存款大幅增长:6月居民及非金融企业存款分别增加2.23/2.47万亿元,同比分别多增551/10276亿元,季末缴税效应影响下,存款较前期增加明显。
2)财政存款小幅下降:6月财政存款减少4002亿元,同比少减2100亿元,财政支出节奏较去年同期偏缓。
3)非银存款有所回落:6月非银金融机构存款下降2898亿元,同比少减2670亿元,推测与资本市场活跃度下降有关。
展望:料下半年社融表现步入稳定期,预计7月社融增速基本持平。
政府债券发行上量,叠加信贷供给的边际趋松,我们延续全年社融增速11.2%的判断,也意味着下半年社融表现或步入稳定期。就7月而言,我们预计当月,实体贷款增长在1万亿左右,结合目前已公告的发行计划,判断当月政府债发行规模在8000-10000亿左右,对应当月社融增量在2万亿左右,存量增速或与6月基本持平。
风险因素:
宏观经济增速大幅下滑,银行资产质量超预期恶化。
投资观点:社融步入稳定期,板块投资有望步入业绩驱动阶段。
6月社融增长好于预期,主要得益于贷款的积极投放以及非标压降的小幅放缓,下半年社融增长有望步入稳定期。7月中下旬,银行板块有望步入半年度业绩快报披露期,建议关注业绩驱动的板块表现。个股选择可遵循两条线索:1)优质银行:估值溢价延续,盈利领先带来持续阿尔法收益,如招商银行、平安银行;2)修复银行:具备风险拐点、估值修复特点的标的,具体包括兴业银行、光大银行、南京银行、江苏银行和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