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摘要:
2021年下半年消费缓慢修复或仍有阻力,出口、制造业提供主要贡献。经济增长拉动上来看,全年出口有望对经济提供高贡献,Q3前仍将提供强支撑,消费端,降低“补偿性”消费的期待,社交类消费恢复仍缓,预计最快4季度有显著修复,可观测高社交属性服装+餐饮等指标。投资端,制造业投资仍继续“爬坑”,高端制造有望成为亮点。地产投资增速逐步放缓,但全年受竣工及低库存支撑,难有大幅回落,关注竣工端。但全年受竣工及低库存支撑,难有大幅回落。专项债发行后移,下半年有所回升,但以稳为主,结构上仍转向新基建。
出口:出口全年出口有望对经济提供高贡献,Q3前仍将提供强支撑。下半年对发达经济体回落,对新兴经济体贸易上升。发达经济体,由巨大的供需缺口及Q3前的财政补贴来看,中国对美出口Q3仍可维持强劲。预计在2022年新兴经济体才能达到群体免疫,在人员短缺的情形下,东南亚等国家设备机械类需求有望维持高景气,并在下半年对出口提供一定支撑。
消费:降低“补偿性”消费的期待,社交类消费恢复仍缓,预计最快4季度有显著修复。随GDP增速逐步恢复至常态,消费倾向继续恢复,预计最快4季度有显著修复。疫情冲击下,消费弱的两个约束-收入与预防性储蓄均未回归常态,预计随居民收入基本恢复,消费继续修复剩余缺口(餐饮酒店航空旅游等),可观测指标高社交属性服装+餐饮,在此前难言“补偿性消费”。
制造业:制造业投资仍继续“爬坑”,高端制造有望成为亮点。由于民营资本占比较高,制造业企业投资谨慎性较强,但制造业逐步库存叠加产能利用率高位,企业投资招工维持高位,制造业投资将继续上修。以制造业产成品的去向的角度,应用于上游地产及基建的材料受碳中和影响较大,产能受限,上游部分企业投资受到限制。中下游需求端出口回落,消费上修,需求端继续温和复苏。此外,集成电路、光伏、新能源汽车、机器人、医疗器械等高端制造业有望成为亮点。
房地产:地产投资增速逐步放缓,关注竣工端。虽然政策端“三道红线”进一步加强融资管理,但需求端居民意愿较强。考虑到2021年受集中竣工及低库存影响,地产投资增速预期放缓但不会大幅回落。地产集中竣工将明显拉动建筑装饰家电家具等板块。
基建:专项债发行后移,下半年有所回升,但以稳为主,结构上仍转向新基建。随财政政策的正常化与宏观审慎目标下,1-5月新增专项债发行明显减速,基建投资的支撑整体走弱。由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问题、项目质量等问题基建投资的作用逐步从“拉经济”过渡到“稳经济”。下半年基建投资随专项债发行有所回升但不宜预期过高。结构上,以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5G、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新基建仍为新经济发展提供驱动。
通胀:PPI高点已现但回落有支撑,对CPI传导有限。5月PPI同比上涨9.0%,为最近10年高点。其中生产资料涨幅迅猛,国际原油、铁矿石、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价格继续上升是关键原因。全球总需求及流动性视角下,中美广义货币流动性领先指标对下半年铜价有支撑。生猪带动CPI持续下行,CPI非食品项仍是拉动CPI同比涨幅上升的主要原因,交通和通信上拉显著,关注21年核心CPI中枢是否上行。预计CPI全年中枢仍在2%以内,PPI逐步传导至CPI非食品项,传导幅度有限。
政策空间:后续政策常态化,大概率中性,在经济修复合意且系统性风险可控的条件下或谨慎收紧。货币政策以“稳”优先,保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上半年社融、M2大幅回落,流动性常态化进程显著。但回落最快的节点可能已经过去,预计后续幅度收敛,以匹配经济增速合理适当为限。
总量上,流动性合理充裕,结构上,宽松与收紧并存,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隐性债务等违约风险值得注意。制造业、普惠金融、绿色金融、重大科技创新领域仍支持有度。1-5月一般公共财政支出平稳,政府性基金支出明显偏慢,主要受专项债发行影响。下半年财政支出带动基建可能对经济回落有一定对冲,但就基建优质项目存量而言期待不易过高。后续财政政策将继续“常态化”,即下半年后置财政落地,政府债券供给放量,但整体幅度不会过高。
经济继续修复,企业盈利继续修复,流动性回落。随疫情影响逐步消退,企业盈利继续修复,流动性回落,但相比年初企业盈利上修与流动性回落都走在后段,结构性分化依然会是疫后资产定价的主逻辑。均衡企业盈利修复与估值回落风险,平衡两者从高概率贡献经济增长的分项中把握宏观线索。
权益市场:震荡为主,关注结构性机会与海外风险。3季度经济支撑较强,把握基本面线索。关注集成电路半导体光伏新能源汽车医疗器械等高端制造业、建筑装饰等地产竣工端、数据中心及工业物联网新基建链条、机电通用专用设备等出口相关产业链等高景气行业。4季度经济回落风险较大,海外资金回流流动性紧缩压力较大,关注公共事业、银行保险等防御性低估行业。
债券市场:利率建议标配,信用债注意风险。从生产角度、金融角度、配置价值及全球比价四个维度来看,预计下半年利率窄区间震荡,震荡区间3.0-3.3。生产角度:P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