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里子”怎么看出口? & 出口研判系列九:外需变化是“表” 结构变化是“里”
时间:2021-07-07 00:00:00来自:华创证券字号:T  T

0-出口研究的难点在哪?

第一,国别角度,长尾国家众多。出口涉及的国家或地区太多,且存在明显的长尾效应。美国+欧盟仅占中国出口的35%。即使算上东盟、日韩,合计也仅占中国出口的60%。

这使得更加清楚的研究出口,需要知晓全球大多数国家的贸易情况,但很多长尾国家数据公布都存在较大的滞后性,存在较大的数据缺失问题。

第二,即使只考虑美国、欧盟、东盟、日韩,也存在明显的数据缺失问题。我们想要去预判出口结构、商品份额,需要这些国家的进出口、库存、生产情况,但即便是欧盟、东盟都缺少工业库存相关的数据,目前只有美国的库存数据细致到全行业层面且月度公布。

第三,商品角度,与经济分析不一样的是(各国GDP的统计对行业的分类大同小异),商品贸易存在多个分类方法,不同的分类方法适用的研究内容不一样,公布的频率不一样(年度/月度),使得大家对出口的研究在口径上有时存在较大的不一致。此外,由于全球贸易品每隔几年会发生较大的变化,一些分类方法定期的编码更新也使得复盘历史序列较为困难。

第四,出口基本可以说是内外宏观体系中预测难度最大、绝对误差最大的数据。出口准确到月度的数据预测或拐点预判,这基本是不现实的,这往往只能代表研究者具有主观判断的勇气而非确凿无误的证据。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