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上半年,地方政府债新增债总计发行1.53万亿元,再融资债发行1.78万亿元。新增债中专项债的发行进度较为缓慢,上半年仅完成了全年发行额度的30%。历史上并未出现过年中调整两会定好的新增债额度的情况,尽管不排除因为今年经济恢复情况较好对额度进行缩减,如果有调整,预计缩减规模也比较有限。但今年专项债后续的发行节奏可能会尽量平滑,预计四季度将有一定规模的专项债发行。上半年新增地方债主要用于基建领域,粗略口径下的基建占比超过60%。乡村振兴和老旧小区改造是市场关注的热点,总体来看乡村振兴项目推进较快,老旧小区推进较为缓慢,考虑到今年老旧小区新开工数量高于去年,预计后续地方老旧小区改造推进将有所提速。
上半年地方债发行进度较慢,专项债仅完成不到30%。截至2021年6月底,地方债发行共33027亿元,其中新增债总计15276亿元,占比53.7%,再融资债总计17750亿元,占比约46.3%。从地域方面看,四川、广东、山东、浙江、河南地方债发行总量排行前五;其中,广东新增债发行最多,达1279亿元;四川再融资债发行最多,达1446亿元。发行节奏上,2021年地方政府新增债发行进度放缓,从3月才开始发行,慢于2019年和2020年。其中地方政府专项债总计发行了10576.6亿元。从发行进度来说,上半年新增一般债已发行完成全年的57%,进度较为合理,但新增专项债仅完成全年额度的29%,显著慢于历史同期约60%多的进度。当前市场对全年发行规模是否会缩减存在分歧。历史上并未出现过年中调整两会定好的新增债额度的情况,尽管也不排除因为今年经济恢复情况较好对额度进行缩减,但我们认为仍需要关注官方文件,如果有调整,预计缩减规模也比较有限。但今年专项债后续的发行节奏可能会尽量平滑,不一定强调9-10月份前发完,可能会当放宽专项债发行时间限制。参照截止到7月2日的发行计划,已经披露的三季度专项债发行金额超过1万亿元,考虑到剩余总量,预计四季度还将有一定规模的新增专项债发行。
上半年地方新增债主要用于基建领域,考虑比较粗略的基建口径估计,基建相关专项债占比超过60%。用途方面,地方政府新增一般债主要投向的四大领域依次为交通基础设施、乡村振兴、市政建设,分别占比24%、23%和22%,总占比达69%,总计财政资金规模约3200多亿元。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主要用于交通基础设施、产业园区建设、棚改、市政建设、社会事业为五个主要投放领域,分别占比26%、18%、15%、13%、11%,总占比达83%。其中仅交运的资金规模高达2794亿元,主要用于收费公路、城市轨交、铁路、机场和停车场等。大部分资金落地后均能提现到对基建投资的增长。此外,还有产业园区建设主要聚焦园区内的基础设施、厂房及配套项目等;市政建设则更多关注城市建设发展,如体育中心、博物馆建设以及水、电、天然气等管网等“城市血管”疏通重建。总体来看,如果考虑范围更大的基建口径,则上半年新增债中用于基建的比例超过60%,总规模则超过9000亿元。
乡村振兴和老旧小区改造是市场关注的热点,总体来看乡村振兴项目推进较快,老旧小区推进较为缓慢。今年两会提出“乡村振兴”作为新的工作重点之一,是全面脱贫的重要政策衔接。我们在两会点评报告中也判断,乡村振兴能够更好的和专项债的公益性、收益性相结合,将会成为今年地方政府专项债的重要用途之一。今年上半年,乡村振兴的专项债发行总规模约为410亿元,排在交运、产业园区建设、棚改、市政建设、社会事业等几个传统大规模的分类之后,相对推进较快。乡村振兴项目目前主要聚焦农村水利相关建设。上半年,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相关新增专项债总计发行约26亿元,主要集中在安徽、厦门、深圳、河北和山西共5个省市。2020年老旧小区专项债总计发行规模约为500亿元,共有27个省市发行旧改专项债。今年旧改的发行进展相较去年较为落后,这和专项债整体发行放缓有较为直接的关系,但也可能因为旧改涉及的流程复杂、需要政府、居民和三方参与改造的社会资本充分协商,因此项目储备相对有限。2021年两会提出今年新开工改造的老旧小区达5.3万个,2020年要求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是3.9万个,今年要求的改造小区规模增长约为36%,预计后续也将加快推进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