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证券伍戈:内需高点已过或者正在经过,下半年将趋缓
时间:2021-06-29 00:00:00来自:新浪财经字号:T  T

2021年6月23日下午,由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主办的博智宏观论坛月度研判会于线下线上召开,主题为“2021年下半年宏观经济展望分析”,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博智宏观论坛学术委员会委员伍戈出席会议并发表主旨演讲。

以下为发言全文:

成本冲击与经济趋势

研究宏观的人总会担心经济中的一些主要矛盾。比如说在疫情期间的时候,去年我们担心是经济增长,但到今年年初的时候,特别是在春节后全球大宗商品价格起来之后,我们开始关心通胀。但是站在目前这个时点,我们到底关心增长还是关心通胀呢?我个人以为,在这个时点既有点关心增长的问题,又有点担心通胀。那下半年我们担心什么东西呢,按照历史的规律,其实下一个阶段可能更加倾向于在物价在高位的时候,更加关心增长。

这一轮物价上涨和过去非常不一样的特征在于这不是简简单单由于中国的需求扩张而引起的,因为大家看过去的大半年的时间,中国的房地产基建也不是明显增长。当然有一些限产的因素,这也和总需求没关系。所以我们现在如果面临价格上涨,是和国内的总需求不相关的价格上涨,这一种上涨在教科书中理解为是一种成本冲击,这种成本冲击可能是来自于国内,也可以来自国外,但是有一点,是和内需不那么相关的。所以现在说大的背景是我们要研究成本冲击之下现在整个经济的情况。

我想先汇报一下三个倾向性的结论。

第一个结论,站在目前这个时点,大概率认为中国国内内需的高点已过或者正在经过,下半年内需趋势向缓。当然不一定很强,方向是明确的。第二,在全球范围而言,我们认为全球经济的增长的最高点可能是在与欧美全面免疫相关的时间点,一旦那个时间点一过,如果欧美已经全面免疫之后,我们大概率觉得,如果七八月份欧美全面免疫,全球的经济高点可能是在三季度,我说的最高点,不是以大家看到的基数效应的最高点。第三点,我们认为在目前的总需求的大的格局之下,如果叠加前期成本的冲击,以及大宗商品价格后续的影响,可能会使经济下滑的趋势或者方向变得更加明晰,在这个过程中间可能会有一个重要的风险点,就是美国的宽松政策的退出,这是我想今天和大家汇报的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第一点,数据有时是可以“骗人”的。现在市场上是比较习惯于把基数效应剔除。其实现在经济状况,特别是上半年,中国的经济这三驾马车,去除了基数效应后就像“麻花”一样纠在一起,很难说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一定很好或者上半年经济一定很差,其实是看不出来的。

当然如果是看基数效应,大家觉得趋势很明显。外需方面我们观点也非常简单,第一,高频数据显示中国出口占世界份额下降。“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中国在疫情期间之所以占据份额,是因为全球工业生产在大幅度萎缩。但是现在在快速恢复,大家关注美欧的经济非常明晰,所以中国不太可能维持疫情期间大的份额,这对外需出口是一个坏消息。好消息是这个“蛋糕”的面积在迅速扩大,如果看短期欧美新型指标,确实短期的需求值非常强,在未来的半年,我们能够感觉到有好消息有坏消息,好消息是外需还不错,但是坏消息是份额在减少。好消息和坏消息结合在一起,到底是什么呢,取决于速度,所以总体而言还算好消息,但是并不代表到了三四季度一定还是好消息。

按照现在对华尔街或者医学专家一致预期,七八月份欧美实现全面免疫以后,服务业将会达到顶峰,包括美国很多投资动能,从前瞻性看美国的30年抵押贷款利率,投资动能也可能是在三季度以后筑底。欧美商品消费现在甚至超过了疫情前,一旦全民免疫实现,特别是当大家已经不再居家的时候,美国的商品消费至少做一个修复的斜率会受到影响,特别是交通服务业可以迅速扩张,因为大家可以坐飞机出去了。但是我们要相信外需是有顶的,现在还没有达到,很重要的原因是欧美很多幼儿园小孩或者小学生没有完全开学。中国人都是说美国人发钱过度,过度刺激,但是美国的家庭和我们不一样。如果幼儿园小学没开学,那美国家庭的夫妇两个人中至少有一个人必须在家,这时候工资再高,职位再空缺,我都无法参加劳动。所以解铃仍须系铃人,这与短期的经济刺激没有多大关系,与货币政策是不发钱没有太大的关系,而是要等到幼儿园和小学完全开学。现在我们看到美国一些州逐步减少这样的补贴和刺激,这与各个小学中学开学有关,所以到了七月份八月份,九月份开学以后,很多的状况会逐步恢复到常态,那时候可能在欧美将会出现一个顶点性的一些东西。

疫后中国的消费这块好有规律的,没那么复杂。对14亿人口大国而言,每个月做预测的时候,我们发现只要这个月比上个月新增确诊病例多十几例,这个消费速度就下来,一旦比上个月低十几个人,发现消费的数据会下去。消费修复就是一个跌跌撞撞的过程,西班牙流感后欧美的消费服务业修复也经过两三年。所以不要着急,解铃仍须系铃人,你把症结搞掉了以后,人类是最容易好了伤疤忘了疼的,旧的服务业动能消失了还有新的服务业动能,00后会创造出很多想象不到的服务和消费的动能出来。这个没到头,说明这里的机会挺多的,有缺口才有动能,才有机会。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