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迅雷:生育意愿断崖式下降了吗?如何确保三孩政策有效?
时间:2021-06-28 00:00:00来自:第一财经字号:T  T

第七次人口普查之后宣布全面放开三孩政策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最普遍担忧的问题有总和生育率低至1.3、放开三孩可能没有效果、人口加速老龄化会对经济社会有多大影响等。本文从数据分析和宏观角度对这些问题展开讨论,希望能通过表面数据得到一些更客观理性的结论。

低至1.3的总和生育率明显失真,不能反映生育意愿的真实水平

人口普查数据中最直观也最冲击人眼球的可能就是总和生育率低至1.3。这一指标的表面意义可以理解为平均每对夫妻只生育1.3个婴儿,这意味着每代人口数比上一代下降35%。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9年的总和生育率数据,1.3大概位于倒数第十位左右,这无疑是很夸张的低生育率。

加上近几年公布的新出生人口也连年下滑,即使在2016年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后,新出生人口仍未改变快速下滑的趋势,因此舆论普遍认为低至1.3的总和生育率反映了年轻人极低的生育意愿。

事实上,总和生育率的计算公式为:

总和生育率(TFR)=∑(各年龄阶段的年生育率*5年*该年龄阶段育龄妇女的占比)

其中育龄妇女的年龄阶段划分为15~19岁、20~24岁、25~29岁、30~34岁、35~39岁、40~44岁、45~49岁,∑表示加总求和。

可见国际上常用的育龄妇女的年龄标准是比较宽的,从15岁到49岁。而各年龄阶段生育率对总和生育率的影响权重取决于该年龄阶段妇女人数在育龄妇女里的占比。而由于上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出现了两波婴儿潮,且80年代开始实施计划生育,造成目前各年龄阶段的育龄妇女分布极不均匀。其中高年龄阶段的育龄妇女占比较高且生育率很低(受计划生育影响),这会极大地拉低总和生育率这一指标,使其不能客观反映年轻人的真实生育意愿。

从国家统计局的抽样数据来看,25~29岁与20~24岁的育龄妇女的生育率是最高的,而2019年这两个年龄阶段的人口占比相比2015年下滑3.6个百分点,对应的是这两个阶段的育龄妇女减少约2500万人(14亿人*3.6%*0.5)。从这个角度看,新出生人口从2015年的1655万人下降到2019年的1465万人(下降不到200万人)就显得比较正常了。

可见,近几年新出生人口的快速下滑主要是因为育龄妇女年龄结构的变化,而不是年轻人生育意愿的断崖式下降。新出生人口与25~29岁(生育率最高)人口占比的变化趋势是高度一致的。

全面放开三孩,会有效果吗

全面放开三孩的政策宣布后,大部分舆论都认为效果不会太明显。很多人是从抚养压力大、不敢生的自身感受得出的结论,也有很多分析的依据是2016年全面放开二孩后新出生人口仍然快速下滑。但其实放开二孩后对生育意愿的提振作用是明显的。

从各年龄阶段育龄妇女的生育率来看,在2016年全面放开二孩之后,25~29岁与30~34岁育龄妇女的生育率明显提高,且在2018、2019年连续处于2005年以来的高位。其中30~34岁育龄妇女的出生率上升更明显,可能同时受益于放开二孩和生育年龄推迟。

可见,放开二孩政策对年轻人的生育意愿提升明显,而新出生人口下滑主要是最适龄(25~34岁)的育龄妇女减少所致。

如果排除掉各年龄段分布严重不均匀以及高龄育龄妇女(34~49岁)在过去计划生育政策下极低生育率的影响后,总和生育率大概在什么水平呢?

本文采用如下粗略估算方法:

1)如果没有婴儿潮造成的年龄阶段分布不均匀,则各年龄阶段的人口应该分布比较平稳。假设各年龄阶段的出生率对总和生育率的影响权重相同,即排除掉了年龄阶段分布严重不均匀的问题。

2)要修正高龄育龄妇女(34~49岁)在过去计划生育政策下的极低生育率,需要找到可供参考和比较的样本。我们找到了城镇化率和人均GDP水平都与我国比较接近且公布了各年龄段妇女生育率的马来西亚作为参考样本。在15~29岁的三个年龄段中,中国和马拉西亚的出生率相差不大,后面的年龄段则中国明显偏低。参考马拉西亚各年龄段出生率的分布特征,可以估算假设没有计划生育政策影响下中国34~49岁育龄妇女的出生率,再计算总和生育率。

3)取2013~2015年3年的平均出生率代表全面放开二孩前的水平,取2017~2019年3年的平均出生率代表全面放开二孩后的。

根据上述方法粗略估算,消除掉育龄妇女年龄分布极不均匀以及计划生育对高龄育龄妇女生育率影响之后,放开二孩前的修正总和生育率约为1.44,放开二孩后的修正总和生育率约为1.78。

全面放开三孩后,计划生育对生育率的限制作用可能就很小了。放开三孩后的生育率水平将取决于自然状态下年轻人的生育意愿。从全球各国和地区的生育率来看,虽然生育率可能受各国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的影响,但城镇化率越高、人均收入越高的国家和地区生育率越低的规律非常明显。比如,城镇化率高、生育率低的国家里既包括了很多欧洲富国,也有韩国、日本等亚洲国家,还有阿联酋、卡塔尔等伊斯兰国家。

城镇化率和收入水平越高的国家和地区,或许意味着分工更细,工作专业性更高,工作时间和地点的灵活度会比较低,养育小孩要付出的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都会更高,从而降低了人们生育的意愿。此外,越富裕的国家和地区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