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一天夜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下称“苏维埃国家银行”)行长毛泽民正在为苏区出现假币的事犯愁,突然一不小心,毛衣袖口在火上燎了一下,发出一股焦臭味。毛泽民受到启发,想到了在制造纸币的纸浆里加入细羊毛的办法。没想到,加入细羊毛不仅增加了纸币的柔劲和韧劲,在火上一烧还会发出焦臭味,在太阳光下还会发亮,很容易辨别真伪。
1930年10月至1931年9月,红军连续取得三次反“围剿”的胜利,巩固和发展了中央革命根据地,中共中央决定以赣南闽西根据地为依托,建立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宣告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紧接着,发展苏区金融被提上日程。1932年2月1日,苏维埃国家银行在江西瑞金叶坪创立,成为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下的第一个“国有银行”。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旧址内景
江西瑞金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旧址
“根据地创办初期都面临着市面上流通多种货币且难以统一、金融秩序混乱等问题。苏维埃国家银行当时承担的第一个使命是取缔伪钞杂币、发行货币、统一苏区的金融。”江西省瑞金市党史办苏区研究中心主任钟燕林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苏维埃国家银行在1932年7月正式发行了苏维埃纸币。但纸币发行后不久,一批假币的出现扰乱了苏区的金融市场,也就出现了毛泽民巧计解决纸币防伪问题的故事。
钱从哪里来?
钟燕林向记者展示了自家收藏的一张五角钱苏币,这是他爷爷留给他的“传家宝”。
钟燕林的爷爷叫钟文棋,是一名老红军,参加过第四次反“围剿”,因为在战斗中腿部中弹,留在家中休养,后来救助过一名受伤的红军,这名红军为了报答他,给了他一张5角纸币。
“这张纸币一直被爷爷珍藏着,被视为革命友谊的见证。爷爷去世后,奶奶就把爷爷的残疾军人证和这张纸币小心地放在箱子里。我小时候不懂事,常常吵着要翻出来看,奶奶就说这是你爷爷留下的财富。”钟燕林说。
记者看到,这张五角的纸币早已泛黄,除了细羊毛防伪措施外,几个“错别字”特别显眼。“比如第二个国字,少了一点,银字左边的金字旁写错了,这都是当时的防伪标志。”钟燕林说。
为了防伪,纸币上还印有毛泽民和时任中央财政部部长邓子恢特殊的亲笔签名,中央造币厂、印刷厂还采取了印制钞票和编号码分开操作的办法。
苏维埃国家银行发行的带有明显防伪标志的纸币
在苏维埃国家银行筹备建立之初,启动资金从哪里来,是毛泽民面前的一道难关。
在毛泽东的协调下,陈毅将由其保管的20万军费暂时借给了毛泽民,作为银行启动资金。银行成立两个月后的1932年4月,红四军在福建漳州打了一个大胜仗,缴获浪105万大洋,这笔钱对苏维埃国家银行来说是雪中送炭。
“毛泽民当时调了200多个挑夫,从福建漳州把这105万现大洋挑到瑞金,这对苏维埃国家银行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一桶金。”钟燕林说。
105万现大洋放到哪里成了问题,毛泽民和邓子恢商量,在邻近的石城县找了一个藏红薯的地窖作为“秘密金库”,派了两个警卫员乔装成小作坊的老板和伙计看守这批金银。这批珍贵的资金直到1934年10月长征开始时才重新启用,一路挑担到陕北,延续了红色金融的命脉。
除了使用战争的“枪杆子”获得银行资本金外,有丰富经商和金融经验的毛泽民发现赣南盛产钨矿,他意识到这可能是中央苏区最重要的财源,毛泽民同时兼任了中华钨砂总公司的总经理。钨是稀有金属,是制造武器的重要原料。20世纪30年代初期,德国正在恢复军火业,需要大量从中国进口钨,当时赣南探明的钨砂储量位居世界第一。红军如何才能成功卖出钨砂赚钱?“红军和白区的商人交易,主要是靠私人关系,靠信用进行的。当时白区经商的都是本地人,也有从苏区逃出的地主,他们了解了苏区政府对商人的政策,就偷偷地做起生意来。”钟燕林告诉第一财经记者。1933年11月20日,十九路军发动福建事变,公开树起抗日反蒋旗帜,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与红军订立抗日反蒋协定。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旧址
根据《中央革命根据地财政经济史长编》,1933年冬至1934年春,十九路军占领龙岩,军需品——钨砂也可以从江西经长汀运到新泉,再经古田运往龙岩,钨砂由贸易公司进行贸易,每担50元光洋。苏区与十九路军交易采用以货换货的形式。
“交易的过程中,对方把我方需要的紧缺物资运到河岸上,红军把钨砂装到船上,双方向天开枪,开几枪后,我方假装逃跑,把货留在船上,就这样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完成交易。”钟燕林说。
据史料记载,直到中央红军长征之前,红军通过钨砂出口赚到620万银元。这笔钱支撑了中央银行的现金流。
在运行过程中,苏维埃国家银行还组织发行合作社股票,开办合作社,动员群众将余钱存于信用合作社;组织当地干部群众踊跃购买公债。
从1932年起,苏维埃国家银行先后发行了三次公债,分别是60万和120万的战争公债,300万的经济建设公债,所筹集资金促进了农业生产,活跃了苏区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