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回来了",欧洲不想被带走
时间:2021-06-21 00:00:00来自:中国经营报字号:T  T

默克尔之前就说,欧洲不能再依靠别人了。这句话并不会因为拜登上台而过时,反而更加迫切,那就是欧盟的战略自主。

拜登上台之后首次出访,选择了欧洲,而且是超长外交行程,拜登不断强调的是“美国回来”,以价值观作为牵引,试图重新聚合西方盟国,改变“西方缺失”的难题,从英美、美欧双边峰会到七国集团和北约的多边首脑峰会,拜登营造了一个备受盟友欢迎的“美国回来”的场面,但喧嚣的背后是骨感的现实:美国回到多边框架是可以的,但是要带着欧洲国家进行全球干预,那欧洲国家难以跟从了。无论七国集团还是北约,终归是冷战国际关系结构之下的区域性合作组织或者同盟,拜登的“美国回来”,本质其实是要带着欧洲盟国“出征”,恢复美国的全球影响力,借用电影里的一句台词,“好好干,哥明年给你娶个嫂子”。

拜登的外交目标其实与特朗普没有差别,但在外交手段上则大异其趣,特朗普对盟友也进行极限施压,而拜登则是柔性“忽悠”,一硬一软,反而让欧洲国家对美国更缺少信任感。拜登的欧洲之行,延续了上台之后的对欧态度,回避美欧之间的利益分歧,大唱价值观、意识形态的赞歌,以价值观外交绑定欧洲国家。对于拜登高调宣示的共同价值观,欧洲国家也是随声附和,慕尼黑安全会议发表的报告曾经指出,“西方缺失”是一个明显的趋势,欧洲国家也寄希望通过价值观重塑“西方”。当拜登将世界描绘为民主与专制之间的斗争的时候,欧洲国家并不买账,连英国首相约翰逊也明确表态,拒绝新冷战。

“美国回来”,如果是回到合作的轨道上来,欧洲国家是欢迎的,但是,拜登的“美国回来”是服务于美国的中产阶级,要“买美国货”,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这些措施与特朗普没有差别。拜登的欧洲之行更多的是口号的宣示,以及各种“承诺”的表演,至于能不能兑现,那就不是这次拜登欧洲之行的任务了。

对于拜登来说,这次欧洲之行是一次大型的外交秀场,一是拜登一直以“外交老手”自我标榜,因为疫情影响,拜登迟迟不能一展拳脚,此次欧洲之行可以说是“外交老手”的首场秀;二是特朗普在任的四年之间,欧美关系大幅度下滑,至少同盟的气氛不再,这次欧洲之行可以说是拨乱反正,修复特朗普对欧美关系的损伤。从这两个目标来说,拜登的欧洲之行也算是成功的,但那只是他个人的成功,回国之后,拜登可以好好吹嘘一番,当然,拜登也知道,欧美关系回不到过去了。在这次超长外交行程中,欧美达成的实质性的协议和成果只有波音与空客的飞机补贴争端“休战”而已,拜登甚至没有解除特朗普对欧盟加征的钢铝关税。由此可以看到,拜登的表象背后其实是特朗普,拜登与特朗普水火不容,那是因为白宫只有一个主人,但是拜登丝毫不嫌弃特朗普留下的外交筹码,比如说对欧盟加征的关税,即便数额比较小,拜登也不会主动放弃。当然,钢铝关税与美国的蓝领工人的利益相关,拜登还要争取更多的选票来应对明年的中期选举。

欧洲国家对“美国回来”,其实并不是表面那么热烈,一个深深的忧虑就是,“美国回来”能持续多久,下一届美国政府还能延续这样的政策吗?如果一个更加极端的特朗普当了美国总统,那欧洲怎么办?即便美国政府能够保持政策的延续性,但世界的形势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多元权力中心的格局已经日渐明朗,这样的情况下,“美国回来”就能保障欧洲的安全和利益吗?显然不能,默克尔之前就说,欧洲不能再依靠别人了。这句话并不会因为拜登上台而过时,反而更加迫切,那就是欧盟的战略自主,所谓的战略自主首先是要与美国保持距离,而不是随美国的节奏起舞。

从地缘政治来看,拜登上台之后延续了美国的战略收缩和调整,也就是从中东和欧洲转向亚太地区。一方面结束美国长达20年的中东战争,另一方面要介入和分享亚太发展的红利。美国从21世纪初期深度介入中东事务,过度扩张之后,美国进入了战略收缩周期,中东地区权力真空造成的失序“外溢”到了欧洲,近几年的欧洲难民潮与美国的中东战略失败密不可分。除此之外,美国从中欧地区回撤的趋势已经形成,虽然拜登停止美军从德国撤出,但是美国从欧俄之间的博弈地带撤出,留出空当给欧盟的态势已经明朗。换句话说,欧俄之间的竞争和矛盾,比如说乌克兰、白俄罗斯以及高加索等问题,美国会减少介入。就在拜登访欧过程中,乌克兰释放了加入北约的信息,无疑是给拜登施压,但是北约接纳乌克兰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北约作为冷战时期的军事同盟体系,被特朗普认为是“过时的”,马克龙批评其“脑死亡”,拜登能让北约满血复活吗?对于欧洲国家关注的议题,拜登故意回避。拜登的真实意图是带北约转向印太,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似乎找到了机会,竭尽全力配合拜登。问题在于,北约不是北大西洋公约吗?马克龙、默克尔强调了北约本来的功能,北约跟印太没有什么直接关系。英法德等国派军舰到印太,算是给美国捧场,点到为止,但是要北约转向印太,那就是带着欧洲国家“出征”。二战结束之后,欧洲国家就从海外退回到了欧洲,现在能为美国而“出征”?

从地缘经济来看,拜登以所谓的公开、透明、人权为标准来衡量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