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流入大省浙江省是第七次人口普查的增长大户,常住人口总量相比十年前增加1014万人,经济活力十足。相较于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浙江各城市间的常住人口总量排位变化很大,前4名从温州、杭州、宁波、台州变成了杭州、温州、宁波、金华。值得注意的是,杭州上升至第一位,而温州则下滑到第二位。
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杭州市常住人口总数为1193.60万人,比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增加323.56万人。这一增量放在全国来看也排在前列。
相比之下,作为曾经的浙江省人口“老大”,温州的人口增长情况则不容乐观。此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温州的常住人口总量为957.29万人,被杭州反超,十年间只增加45.08万人,对人口的吸引力大不如前。
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的业内专家表示,杭州人口的增长主要得益于产业创新和有力的人才招引。温州受区域位置、产业基础等条件所限,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面临诸多困难,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外来流入人口的减少和本地人口的流出。
杭州人口为何高速增长
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杭州以1193.60万人成为浙江省常住人口总量最多的城市,占全省的比重为18.5%。过去十年,杭州共增加323.56万人,在长三角城市中排名第一。
事实上,早在2016年,杭州的常住人口总量就已超过温州。2019年,杭州全市常住人口破千万,成为浙江首个人口超千万的城市。
那么,杭州的人口缘何增长迅猛?
上扬的杭州人口增长曲线背后,是一条同样上扬的经济增长曲线。2020年杭州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6106亿元,跻身全国GDP十强城市中的第8位,比2010年的5946亿元增长近1.7倍。
“充满活力的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兴产业和有力的人才招引政策,是杭州吸引外来人口的主要原因。”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认为,杭州人口能保持大幅增长,一方面是因为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趋势带动着人口加速集聚;另一方面则得益于近年来政府出台的一系列人才引进和落户政策,使得杭州成为人才的重要吸纳地。
多年来,杭州在营商环境、金融支持、人才服务等方面多管齐下,发挥长处并补足短板,构建了全方位的投资“软环境”。
在“硬实力”上,杭州近年来大力布局之江实验室、西湖大学等关键研发机构、创新平台,拥有较强的研发能力与市场优势。数据显示,2010年至2020年,杭州的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从2.75%增长到3.5%。相应地,杭州的发明专利授权量从2010年的3238件增长到2020年的17328件。
在新兴数字产业领域,杭州通过相关政策,鼓励技术研发与引导市场应用,为产业发展积累了深厚的市场基础,构建了优势明显的产业环境。2020年杭州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实现增加值4290亿元,增长13.3%,高于GDP增速9.4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为26.6%。
此外,透过数据不难发现,过去十年杭州的人口素质也在稳步提升。据七普数据,杭州常住人口中,拥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49.9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相比,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18881人上升为29317人。
曾刚表示,劳动力素质的提升,有赖于杭州产业的持续创新,其中杭州数字经济与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是吸引高水平人才流入的重要因素。
例如,在杭州,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网络安全市场需求越发强烈,从而催生出强大的市场空间,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随着杭州网络安全行业的发展,安恒信息的用工需求不断扩大,尤其是对于应届生的需求在不断提升。去年公司新招员工中应届生占比是20%,今年的目标是到达到30%。”杭州安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吴澄向记者介绍。
近三年,安恒信息员工数量的年均净增长量为40%,去年净增加1000人,今年预计增加1500人,新增员工来自于全国各地。吴澄认为,随着杭州网络安全行业的持续发展,这一数值还将继续增加。产业创新对于人才的吸引力可见一斑。
在开发人口质量红利上,杭州还有很大潜力。例如,“年轻化”是杭州人口结构的优势之一。七普结果显示,杭州15-59岁年龄段的人口数量达到836.9万人,居省内第一。2019年杭州全年引进35岁以下大学生达到21万人,2020年更是达到44万人。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新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卓勇良认为,通过自身经济活力吸引大量高水平人才和年轻人来杭就业生活,既能推动人口年龄结构向更为良性的方向发展,延缓老龄化趋势,也为杭州未来长期发展奠定了人口基石,积蓄动能。
产业转移是温州人口流失的原因之一
与杭州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此前备受“打工人”青睐的温州在过去十年间的人口吸引力却不尽如人意。
2020年温州市常住人口总量为957.29万人,滑落至全省第二。常住人口总量在全省占比由2010年的16.76%下降到了2020年的14.83%。
过去十年间,温州常住人口总量共增加45.08万人,在全省排第七,对全省人口增长的贡献,远远低于杭州、宁波、金华等地。温州市对人口的吸引力,正在逐渐下降。
卓勇良表示,很大程度上,产业决定了城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