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研究点评报告:5月份不一定是PPI的年内高点 高点也许还在后面
时间:2021-06-11 00:00:00来自:信达证券字号:T  T

CPI:抛开猪价来看,核心CPI已经连续4个月不断爬升。5月CPI同比扩张主要由于本月环比降幅较去年收窄了0.6个百分点。受交通工具燃料项(同比增长21.3%)拉动,非食品项目交通通信同比增长5.5%;猪肉价格继续下降,但整体下降幅度呈现收窄水平,本月CPI食品项同比转正。CPI非食品项带动CPI整体高涨。核心CPI(排除食品和能源)环比涨幅收窄,同比稳步扩张。消费品修复较明显,同比增长1.6%,主要是由于5月份CPI消费品环比较去年5月环比降幅收窄,服务业持续缓慢修复。

PPI:5月份不一定是PPI的年内高点,高点也许还在后面。市场主流观点认为5月份是PPI年内高点,原因与低基数转为高基数有关。但我们认为,尽管去年6月PPI基数明显提高,今年6月仍有可能再创新高。

第一,从趋势上看,5月PPI环比高达历史极值,上下游价格传导在强化,中游加工工业环比创下新高,结构上有支撑,6月PPI环比很难降至0.4%以下。第二,从价格上看,5月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调整,但月底再度冲高,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在明显回调后再度调头向上。第三,从基本面看,全球通胀预期持续升温,美国非农改善弱于预期,通胀存在再度上行压力,大宗涨价格局难以撼动。综上,我国PPI仍面临输入性通胀压力,对PPI上涨仍不可掉以轻心。

PPI向CPI的传导有增强的迹象。第一,食品项同比转正,猪价拖累放缓,核心CPI稳步扩张,CPI进一步回归的基础牢固;第二,成品油价格上涨已传导至CPI交通工具燃料分项,后者是5月CPI上涨的最大拉动因素;第三,全球通胀预期持续升温背景下,预计大宗商品价格仍将高位运行,PPI上游涨价压力仍存,同时中游价格已有反应。5月PPI较CPI同比增速剪刀差达7.7%,创下2015年8月以来最大绝对差值。随国内经济复苏逐步均衡,生产领域通过产业链向下游的传导更加畅通,如果需求端进一步恢复,将刺激CPI加速上行。

风险因素:海外疫情持续恶化,货币政策超预期收紧等。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