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小幅回落,进口增速明显上升。据海关总署统计,2021年5月,以美元计价,出口同比27.9%,前值32.3%,进口同比51.1%,前值43.1%,贸易顺差455亿美元,前值429亿美元。出口仍然维持较高景气度,进口受价格以及基数的影响较大。
出口仍保持较高水平。增速虽然小幅下滑,但2639亿美元的出口金额仍然维持相对高位,与前值基本持平。发达国家经济体经济仍然持续复苏,美国、欧元区制造业PMI仍然处于60%以上的高位,且较前值均有所上升,外需仍然较强。分国别来看,5月对美国、欧盟、东盟出口增速分别下滑10.56、11.24、1.57个百分点至20.60%、12.57%和40.59%,对日本出口增速上升4.58个百分点至4.97%,从对各国出口金额来看也并没有明显下滑,增速回落主要受基数影响。从出口产品来看,纺织纱线等防疫用品的出口金额仍然不低,防疫用品的需求仍在,但去年同期高基数影响,增速明显回落,拖累出口。
手机、集成电路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速分别回落25.01、13.19和9.1个百分点,可能是受到了全球缺“芯”的影响。总的来看,出口仍然维持较高水平,全球疫情虽然有所好转,但部分地区疫情仍形成一定扰动,全球供需缺口的修复可能相对偏慢,短期对出口仍然形成支撑。
价格、基数共同导致进口增速继续上升。去年同期,疫情在全球蔓延,运输受阻导致进口金额明显下降,所以从今年5月主要产品的进口金额增速上来看,多数都较上月有所上升。但从数量上来看,原油进口量4069.6万吨,比上月多60.8万吨,进口量增速同比由-0.17%降至-14.6%,大豆进口量960.7万吨,比上月多215.7万吨,增速由11.03%降至2.42%;其他主要产品,如未锻造铜、铁矿砂、汽车和汽车底盘、集成电路进口数量均较上月有所下滑,表明商品涨价对进口起到了明显的支撑作用。我们认为PPI6月或将成为年内高点,未来可能会逐步回落,价格因素对进口的影响后期可能会有所减弱。
整体来看,由于疫苗接种率的提升,全球经济活动逐步复苏,供需缺口整体收窄的方向较为明确,但部分产品受扰动的因素仍然很多,供需缺口收窄的速度仍有待观察,短期出口可能仍有韧性,但下半年或会逐步回落。
进口来看,大宗商品涨价影响进口增速可能保持高位,但后续大宗商品价格继续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预计影响可能会有所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