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价格连续3个月跌幅超过10%
5月CPI环比-0.2%,略高于2018~2020这三年5月的环比均值-0.3%;同比从0.9%进一步提高到1.3%,拆分来看,翘尾为0.7%,新涨价因素为0.6%;核心CPI同比0.9%,连续第四个月回升。
先来看CPI环比。八个一级分项中,食品烟酒项的环比和季节性均值基本持平,而衣着、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和娱乐、其他用品和服务这四项的环比都高于季节性均值,尤其是其他用品和服务项。
5月食品烟酒项环比-1.0%,持平于季节性均值。5月CPI猪肉项环比-11.0%,连续第三个月环比跌幅超过10%,影响CPI环比下降约0.20个百分点。2018~2020年这三年5月CPI猪肉项的环比均值为-4.0%,今年5月猪肉价格跌幅明显超过季节性,主要因生猪生产不断恢复、猪肉供给持续增加。由于能繁母猪和生猪存栏环比仍在回升,猪肉价格还有进一步下跌的压力,5月以来生猪期货价格屡创新低也印证了这一点。CPI鲜果项环比-2.7%,明显低于前三年5月的环比均值2.2%。根据统计局的解读,受供给减少、需求增加和饲料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5月淡水鱼价格环比上涨9.9%,CPI水产品项环比上涨3.0%。鸡蛋价格5月环比上涨3.3%,主因是蛋鸡存栏量下降、饲料成本上涨和气温升高产蛋率下降等。
5月CPI非食品项环比上涨0.2%,和前值持平,高于季节性的均值0%。推动力量一是交通和通信项,5月环比0.4%,而季节性均值是0.1%,因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国内汽油和柴油价格分别上涨1.7%、1.9%。推动力量二是教育文化和娱乐项,5月环比0.3%,高于季节性的均值-0.1%,五一假期出行增加带动旅游项环比上涨1.9%。推动力量三是衣着项,5月环比上涨0.3%,主要是夏装新品上市的带动。推动力量四是其他用品和服务项,5月环比上涨0.6%,大幅高于季节性的均值0.1%,主因是黄金价格上涨。其他用品和服务中黄金的价格波动最大,历史数据也显示CPI其他用品和服务项的环比,与足金的价格环比具有较高同步性。5月足金均价环比上涨3.7%,是2020年9月以来单月涨价最快的。
采掘和加工工业PPI环比同创新高
5月PPI环比1.6%,经历4月的短暂回落后,再次回到2002年有统计以来的最高值。PPI同比从6.8%大幅跃升到9.0%,再次高于Wind统计的市场预期均值8.3%。拆分来看,5月PPI翘尾为3.0%,新涨价为6.0%。由于涨价的源头是上游原材料,5月PPIRM(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上涨比PPI更快,其环比分别为1.9%和12.5%。
分项来看,5月生产资料PPI同比从1.2%回升到2.1%,生活资料环比持平于0.1%。生产资料内部,采掘工业PPI环比从1.8%跳升到6.5%,创2011年有统计以来的新高。尽管5月国常会要求大宗商品保供稳价,黑色大宗价格也出现大跳水,但均价和4月相比仍大幅回升;原材料工业PPI环比从0.8%回升到2.1%;加工工业PPI环比从1.3%提高到1.7%,这也是2011年有统计以来的新高,涨价在生产资料内部已有明显传导。生活资料中,食品类环比从-0.3%回升到0%,衣着类和耐用消费品类的PPI环比小幅回落,一般日用品类PPI环比从0.3%提高到0.4%。
分行业看,5月环比涨幅较大的主要有煤炭、黑色、有色和石化四个产业链。受火电厂“迎峰度夏、增加储备”影响,动力煤需求旺盛,5月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的PPI环比上涨10.6%,在主要行业中涨幅最大。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的PPI环比也达到7.4%,受铁矿石、焦炭等原材料成本上升的影响,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环比上涨6.4%。国际市场铜、铝等有色金属价格上涨较多,5月国内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环比上涨4.4%。5月国际油价波动上行,带动国内石油相关行业价格上涨,5月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环比上涨4.4%,和4月环比相比上升了5.3个百分点。
关注加工工业PPI环比持续高位压制中下游企业生产的风险
5月PPI同比和CPI同比一上一下,使得两者的缺口,创下1996年10月PPI同比有统计以来的新高。在工业品价格大涨的同时,猪肉价格持续下跌,对扩大两者缺口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如果剔除掉猪肉项对CPI同比的影响,即CPI同比减去猪肉对CPI同比的拉动,5月为1.8%,已连续四个月上升,是2020年3月以来最高的。5月不包括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同比为0.9%,也是近一年新高。因此,如果把猪肉的拖累剔除掉,工业品和消费品的分化,并不如PPI同比和CPI同比缺口创历史新高那样明显。
关注加工工业PPI环比持续高位压制下游企业生产的风险。5月加工工业PPI环比1.7%,是2011年有统计以来的新高。3月和4月均为1.3%,是仅次于今年5月、2016年11月(1.4%)、2016年12月(1.6%)的第四高。加工工业品价格持续上涨,增加了下游企业的生产成本,考虑到目前中下游企业生产经营尚未从疫情中完全恢复,中下游供给收缩进而推升CPI通胀的风险在上升。
2012年后PPI向CPI的传导消失,主要是生活资料生产企业成本转移受阻。2012年之前PPI向CPI的价格传导效应较好,2012年之后两者走势几乎没有关系,且PPI同比的波动大于CPI同比。从工业品内部看,采掘工业→原材料工业→加工工业的价格传导链条,在2012年前后几乎没有变化,因为三者同比的传导比例和传导时滞在这前后基本相同。但2012年后加工工业PPI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