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出口增速有所回落
在去年同期基数走低的情况下,5月我国以美元计价出口同比增速录得27.9%,较4月增速有所回落,印证5月PMI新出口订单指数由线上转入线下。虽然出口增速仍维持高位,但全球疫情已自第二轮顶峰见顶回落,随着疫情对海外经济恢复制约的解除,出口景气度将面临检验。
2、外需稳中趋缓
从主要国别和地区来看,除对日本(4.97%)出口增速低位反弹外,对美国(20.6%)、欧盟(12.6%)、英国(36.5%)等发达经济体的出口增速继续回落,对东盟(40.6%)出口增速高位稳定。5月美国和欧盟制造业PMI指数均有回升,而日本制造业PMI出现下行。从产品类型上来看,与4月增速相比,劳动密集型、高新技术、机电产品出口同比增速均有下行,受基数抬升影响,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速回落幅度较大。
3、进口继续上升,大宗商品量缩价升
5月我国以美元计价进口2183.9亿美元,同比增长51.1%,高于前值43.1%,主因去年同期基数偏低以及大宗商品价格走高。从数量上看,进口除铁矿石(3.17%)外,铜(2.22%)和原油(-14.6%)同比增速均有所下降。但从金额上看,进口铁矿石(105.3%)、铜(78.32%)和原油(105.1%)同比增速均大幅上行。
4、顺差规模扩大
5月我国贸易顺差455.4亿美元,顺差规模较4月有所扩大。我国防疫物资出口增速继续走低,而海外疫情仍处分化态势,印度、巴西等新兴市场经济体仍受疫情困扰,但欧美主要发达经济体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英、美疫苗覆盖率均已超过50%,欧美经济活动正稳步恢复。
(作者为中泰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