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直达资金支出已超万亿 多部门动态监测资金使用情况
时间:2021-06-07 00:00:00来自:中国经营报字号:T  T

当财政资金直达机制逐渐常态化后,预算资金的下达落实也在提速。

财政部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财政直达资金的支出进度明显提速,从预算资金下达情况看,超过90%的直达资金已下达到基层和使用单位。

作为中国财政管理的创新之举,去年中央下达了2万亿元的财政直达资金,有效解决了基层财政的支出压力,此举受到市场普遍关注。

基于此,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建立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同时扩大范围,并将2.8万亿元中央财政资金纳入直达机制。随着直达资金规模的提高,加强对资金监管也成为相关部门一项重要工作。

据悉,未来财政部将和审计署、人民银行等部门密切配合,动态跟踪直达资金的分配、拨付和使用情况,抓好常态化直达机制实施工作。

资金下达提速

“今年前4个月,直达资金执行情况良好。”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财政部国库支付中心主任刘金云介绍。他表示,在今年2.8万亿元的财政直达资金中,超过90%的资金已下达到基层和使用单位,实际支出超过1万亿元,进度明显高于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进度。

截至4月底,各地区形成支出1.071万亿元,支出进度达到了41.5%,高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进度10.3个百分点。

从目前资金分配情况看,直达资金中省级支出约3829亿元,占比35.7%,市县基层支出约6882亿元,占比64.3%。“这种分配比例也说明,目前常态化直达机制更多是强调增量部分向基层倾斜的要求。”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杨志勇分析。

据了解,去年10月,中央开始着手研究建立常态化直达机制,以加强对地方的政策指导和资金监管。在此基础上,直达机制坚持“中央切块、省级细化、备案同意、快速直达”的流程,以确保资金投向精准有效。

作为直达机制的核心内容,杨志勇认为,确保资金“一竿子插到底”才能切实保障资金流向基层财政,从而缓解其财政压力。

从今年前4个月支出成效看,目前各地也在着力优化支出结构,突出直达资金的使用重点,推动资金流向群众希望和企业期盼的领域。

相关数据显示,在支持保居民就业方面,就业补助和普惠金融支持创业资金支出超过110亿元;在支持保民生方面,各地用于养老、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基本住房等基本民生方面的支出超过7400亿元,占总支出的近七成。

在支持保市场主体方面,据不完全统计,相关惠企资金累计支出超过1500亿元,惠及各类市场主体达28万家。

刘金云表示,总体看前4个月直达机制冲抵了部分阶段性政策“退坡”影响,为经济稳增加固、稳增向好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强化资金监测

基于今年财政直达资金规模高于去年,对资金使用情况的动态监测也变得尤为重要。

审计署曾在2020年7月至2021年1月期间,组织全国审计机关对实行直达管理的新增财政资金开展了全过程、全覆盖跟踪审计。

审计结果发现,部分地区在直达资金预算分配、资金拨付、资金使用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包括部分地区资金分配不够科学精准;有的地区将资金投向已完工或年内无法开工项目,未产生新的实物工作量;有的地区资金下达支付不及时等。

对于这些问题,在上述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财政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与审计署、人民银行以及有关主管部门密切配合,动态跟踪直达资金的分配、拨付和使用情况,及时发现、纠正问题,建立健全重大问题通报约谈制度,严肃追究违法违规人员责任,切实做到发现一起、彻查一起、问责一起,确保直达资金规范安全高效使用。

审计署财政审计司司长魏强则透露,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目前审计署已将2021年直达资金审计列入年度审计工作计划,在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中统筹实施。

4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要把直达资金监管体系建设与直达资金分配、下达、使用等工作同步研究、同步部署、同步落实。

杨志勇认为,无论是国常会还是吹风会的要求,都释放出一个积极信号,那就是目前各相关部门对财政直达资金的下达非常重视,通过合作配合,各部门也在督促省级财政部门主要当好“过路财神”的作用,以加大财力下沉基层的力度。

5月21日,财政部发布1~4月份财政收支数据。其中1~4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6396亿元,同比增长3.8%。

在主要支出科目中,与民生相关的一些科目,比如教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以及卫生健康支出等方面都出现同比较大增幅。在此背景下,财政部督促地方要加快资金分解细化进度,及时履行备案程序,尽早将资金下达到使用单位,尽快形成实际支出,推动相关政策迅速落地发挥作用。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