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煜波:数字经济的本质是数据驱动
时间:2021-06-07 00:00:00来自:中国经营报字号:T  T

传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需要解决哪些认知问题呢?

在“2021中国企业竞争力夏季峰会”上,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教授、互联网发展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陈煜波从数字经济的内涵、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逻辑、中国发展数字经济的挑战三个维度进行解读。

在陈煜波看来,“数字经济的本质是数据驱动,从工业经济时代到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正逐渐取代资本和技术成为新的关键生产要素。”

“同时,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逻辑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中国是在没有完成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时,就迎来了信息化,这意味着中国数字经济发展需要同时解决前面‘三化’的痛点。所以,‘四化同步’是中国发展数字经济的时代背景。”陈煜波说,“面向未来,中国的数字化进程正处在从需求端逐渐向供给端渗透的过程中,中国完备的工业体系将提供丰富的数据场景并进而转化成数据红利,数字人才将成为下一阶段我国经济全面数字化转型的核心驱动力。”

不过,陈煜波也提醒,“当前数字人才在价值链各个环节的分布、在区域和产业间的流动趋势值得关注,比如数字战略管理、深度分析、先进制造、数字营销等职能的人才稀缺,传统行业数字人才呈现净流出状态等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一些企业家认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关键就是要找到一位懂数据的CTO或CDO来主导就行,殊不知,企业数字化转型是一个战略转型、组织重塑、价值链重构、技术与商业创新的过程,需要企业一把手的亲自统筹和深度参与。”陈煜波告诉记者。

陈煜波认为,“对于数字经济,国家层面已经有了非常精准的定位,即数字经济的核心就是以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

陈煜波总结中国发展数字经济的逻辑,最重要的成功因素有两个:“一是中国政府通过前瞻性的数字基础设施的政策,比如‘宽带中国’和3G、4G提速降费等,将我们中国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和人口红利转化为了数据红利。没有这些前瞻性的数字基础设施,我们许多偏远的山村无法靠做直播搞农村电商脱贫致富,实现乡村振兴。二是中国本土企业家根据我们中国‘四化同步’的市场环境探索出了一系列适合中国市场发展阶段的独特的商业模式。”

由此,陈煜波提出,我国要应对经济数字化转型的挑战,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发力:“一是要加深数据资源整合、开放、流动和监管,推进数据要素市场改革和全球数字治理是数字化转型的基础和保障。二是让既懂行业又有数字化素养的数字人才成为下一阶段中国经济全面数字化转型的核心驱动力。三是要加强数字技术与生物、材料、能源等技术的交叉融合,加强颠覆性数字技能的培养。”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