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1中国企业竞争力夏季峰会”上,《中国经营报》和中经未来联合赛迪顾问发布了《行业数字化转型模型与路径白皮书》。
赛迪顾问数字化转型研究中心总经理王晓宁认为,行业数字化转型有别于信息化,首先是技术形态不同,行业数字化转型融合了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这些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加速业务优化升级和创新转型;其次是范围不同,信息化其实传统讲的是提质增效,针对的是企业内部的生产和管理,相当于是单业务流程,而行业数字化转型是融合多线条,是对于一个组织的全面重构。
“所以,行业数字化转型比信息化更彻底,要求也更高。行业数字化要求我们的IT人员+业务人员总体叠加,需要把整个IT下沉到各个业务单元,各个业务单元必须要懂数字化,同时数字化的人员也要懂业务。”王晓宁说。
王晓宁认为,数字化转型给我们带来很多的商业价值,包括对数字化企业治理,企业治理形态也要发生变化;还包括新模式、新业态的产生,也就是商业模式的创新;还有就是提升数字化的领导力。
数字化驱动不仅仅是提升单个业务能力,而且是一个价值的驱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首先是新技术的运用可以给我们带来巨大的价值,比如数字化的营销,就是数据的能力给我们带来的业务上的价值;其次是数据价值驱动,数据资源已经成为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能力。”王晓宁说。
目前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国家对于数字化的转型投入,各个行业其实在不断地提升,制造、城市、金融、能源都是投入的重点行业。但应该如何转型?
在王晓宁看来,数字化转型主要有三种路径模式:首先是基于传统已经有信息化基础的,基于传统IT架构下的这种数字化转型,很多企业通过搭建数据中台的方式,解决数据不流通、数据壁垒问题,这是采用比较多的一种模式;其次是相当于构建以数据为核心的,全方位的业务重构、组织架构,就是重新对于整个企业进行重构,以数据为核心推动力的转型;最后是混合式的,就是前两种的叠加,双IT架构的转型,对于担心转型会失败的企业来说,可以保留大型的、传统的IT架构,同时对于有一些突破点或典型的场景,采取一些新的IT架构的这样一个转型模式。
“进行数字化的战略还是要看和企业发展战略是否一致,并进行整体数字化顶层设计和实施方案。”王晓宁说,不过确定的是,数字化的技术会加速和城市各个场景的融合,这是未来的趋势,其实数字化助力中小城市可以有一个弯道超车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