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病例无症状感染者较多新冠疫苗预防重症效果突出
时间:2021-06-02 00:00:00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字号:T  T

广州此轮疫情中,无症状感染者人数居多。专家表示这或与疫苗接种和病毒毒株的特性有关,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治疗端的压力,整体医护镇定,抗疫情况平稳进行,与病毒赛跑。

随着大规模核酸检测筛查工作的铺开,广州基本掌握了新冠病毒传播轨迹。

据广州市卫健委6月1日通报,5月31日0-24时,广州市新增境内确诊病例10例,由原已公布的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病例1例,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例。2021年5月31日0时至24时,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0例,其中境内2例、境外输入8例。境内新增的10例确诊病例和2例无症状感染者均从密切接触者和重点人群中主动排查发现,检测新冠病毒核酸均为阳性,即转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隔离治疗。

2021年5月30日0时至24时,广州市新增境内确诊病例4例、由原已公布的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病例14例,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3例。2021年5月30日0时至24时,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2例。

从近期官方的疫情通报数据来看,值得注意的是本轮疫情无症状感染者数量较多,且确诊病例中也存在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的情况。专家表示这些或与疫苗接种和病毒毒株的特性有关,一定程度上也极大缓解了治疗端的压力,整体医护镇定,抗疫情况平稳进行。

6月1日,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陈斌在答记者问时提到,广州近来发现的阳性病例,与造成这次传播在印度发现的变异株特点具有密切关系。相关病例的发现,也是广州启动更快更强防控手段取得的效果。目前广州让潜在的感染者在更短时间,甚至没有发病前就能诊断出来。

“报告的病例中有18例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这就是广州有效排查的体现。接下来广州还会动态更新对比阳性病例的分布,研判疫情形势发展趋势,适当时候调整防控区域。”

广州市副市长黎明此前也表示,引发此次疫情的病毒具有潜伏期短、传播速度快、病毒载量高的特点,“根据目前情况,病毒的传播轨迹在我们掌控之中。”

全面筛查无症状感染者:早发现早治疗

此轮广州疫情传播中,无症状感染者人数居多成为突出特点之一。

广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决定从5月30日开始,在荔湾区继续组织核酸筛查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全员核酸检测的范围,区域覆盖到越秀区、海珠区的全域以及天河区、白云区、番禺区的重点区域。

6月1日,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陈斌介绍,5月31日新增报告病例呈现出两个分布特点:一是呈现出区域集中性。与此前出现的病例一样,新增的12个病例,仍然集中在两个重点管控区域,其中中南街2例、白鹤洞街10例。二是呈现出家庭聚集现象。12个病例中,有10名病例涉及5个家庭。

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感染病中心首席专家蔡卫平表示,大规模核酸检测能够更及时地发现无症状感染者,助力这些感染者早发现、早治疗。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六版)》中定义,新冠病毒的“无症状感染者”指的是:无临床症状,呼吸道等标本新冠病毒病原学或血清特异性IgM抗体检测阳性者。

2020年1月28日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病例监测方案(第三版)》中,就将“无症状感染者”与疑似病例、确诊病例、轻症病例进行了区分,如果新冠病毒核酸检查呈阳性,但没有症状,不纳入每天发布的确诊病例中。

蔡卫平分析,对于有确诊患者或者无症状感染者的中风险地区,当地需要进行好几轮的核酸检测进行排查;对于感染者发病前曾去过的地点,也需要作为核酸检测的重点区域进行排查;对于暂时没有出现疫情的地方,当地居民也有曾经与感染者在其他区域轨迹相交的潜在风险。

“广州此轮检测筛查出了多例感染者,对疫情防控非常重要,因为临床上无症状感染者大多没有发热等症状,不能靠他们自行就医发现。”

对于普通人群而言,核酸筛查能够及时找出无症状感染者,阻隔病毒传播;对于无症状感染者而言,核酸筛查能够让他们被发现后及时得到救治,降低转为重症的风险。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无症状感染者管理相关规定,要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发现无症状感染者,要在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县(区)级疾控中心接到无症状感染者报告以后,要在24小时内完成个案调查,并且及时进行密切接触者的登记,将个案调查报告及时通过传染病报告管理系统进行上报。

无症状感染者要集中隔离14天,原则上集中隔离满14天,经两次连续、间隔24小时核酸检测阴性可以解除隔离,如果核酸检测仍为阳性,要继续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也要进行14天的隔离医学观察。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期间如果出现了临床症状,要及时转为确诊病例,及时转送到定点医院进行规范治疗。

解放军呼吸病研究所原所长刘又宁也称,在患者隔离期间继续进行核酸检测以及进一步观察其是否出现症状,也可以对其使用一些抗病毒药物进行干预。

接种疫苗防重症效果突出:新冠疫情流感化

印度出现的变异毒株,耐高温、传播力强的特点非常明显。

广州本土案例具有一个相同特点:患者的新冠病毒ct值特别地低。蔡卫平介绍,“这是一个半定量的数据值,越低表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