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怀来县举行全国战斗英雄董存瑞烈士牺牲73周年纪念大会。
“当我们的民族和祖国需要我们挺身而出之时,我们同样会毫不犹豫,勇敢地承担起我辈的责任,伟大的先贤、英勇的前辈,请你们放心,我们的脊梁依旧坚挺,你们的精神后继有人,江山代有才人出,强国自有吾辈人,英灵长驻,浩气长存,我们的民族必将永远昌盛!”来自怀来县新保安中学初中一年级的崔怿祯琦说。
稚嫩的声音回荡在怀来县董存瑞纪念馆,5月25日,全国战斗英雄董存瑞烈士牺牲73周年纪念大会上,少年的宣誓,青春昂然,饱含着民族奋发向上的勃勃生机。
怀来县委书记贾兵在纪念大会上致辞说,今天我们共同纪念董存瑞烈士牺牲73周年,缅怀他为解放事业勇于担当、敢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格,激励全县上下为实现怀来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拼搏进取、不懈奋斗,激励全县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搞好红色教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我想念你啊”
董存瑞,1929年生,河北怀来人。1945年7月,董存瑞参加了八路军,两年后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军事技术过硬,作战灵活果决,生前立大功3次、小功4次,获3枚“勇敢奖章”。
1948年5月25日下午,解放隆化的激战正酣。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敌一隐蔽的桥形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先后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六班长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董存瑞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敌军暗堡,前进中,他左腿负伤,但仍然顽强地冲至桥下。可桥形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暗堡两头又无法放置炸药包。危急时刻,董存瑞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猛地拉着了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前进!”硝烟弥漫,暗堡炸毁,部队成功突击。董存瑞用生命开辟了一条胜战通道,而自己的生命却永远定格在了19岁……
董存瑞牺牲后,所在纵队追认他为战斗英雄、模范共产党员,将他生前所在班命名为“董存瑞班”。2009年,董存瑞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英雄精神,滋养英雄部队。
如今,董存瑞生前所在部队官兵,始终把董存瑞精神当作“传家宝”:新兵入伍讲的第一个故事是董存瑞,看的第一部电影是《董存瑞》,唱的第一首歌是《当兵要像董存瑞》,读的第一本书是《董存瑞故事集》,晚点名时第一个呼点的名字是“董存瑞”,每逢大项任务前,在董存瑞雕像前庄严宣誓……当兵就当“董存瑞”。
部队把培育血性胆气作为实现强军目标的基础工程来抓,在官兵中开展学英雄系列活动,强化官兵战斗精神,激发官兵血性虎气。
这个旅作训科科长梁栋参加陆军比武竞赛,勇夺亚军,被身边战友誉为“打赢先锋”;旅代表队参加比武竞赛,以实弹射击满分的成绩夺得全军战炮班组第一名和旅团总评第一名;前不久,这个旅列装某型火箭炮,董存瑞生前所在连的官兵创新出十余种组训方法,不到3个月便奔赴西北大漠进行实弹射击,“董存瑞班”首发命中,全连炮弹“发发命中”……“存瑞杯”军事课目比武竞赛、“存瑞传人”颁奖典礼、“5·25”董存瑞牺牲纪念日、旅歌《代代高呼董存瑞》……一个个以董存瑞命名的“团体”诉说着这支部队对英雄董存瑞的崇敬,一枚枚“存瑞奖牌”凝结着英雄部队赓续血脉的使命担当。
刚刚从董存瑞牺牲地河北隆化接兵返回的董存瑞生前所在连排长王梓名说:“一朝走近董存瑞,一生离不开董存瑞!老班长董存瑞自我牺牲、奉献为民的精神值得我用一生去追随。我们到老班长牺牲地接兵,就是让英雄精神励后代,英雄部队续传人,更好地赓续红色血脉,传承英雄精神。”
董存瑞战友、现年96岁的阎安德在纪念活动中祭拜董存瑞烈士,他说:“董存瑞,我想念你啊,想念你啊”。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党的光辉历史中蕴藏着时代之问的答案和鼓舞前行的营养。最主要的原因,正是因为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国人民不屈奋斗的历史、一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英雄史诗。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董存瑞精神”也正是其中之一,鼓舞和激励着一代代人奋不顾身,砥砺前行。
学史增信,党史学习之所以能够增强理想信念,正因为党来自人民、代表人民,始终与人民站在一起,同甘共苦,付出了热血,每一步都抓铁留痕,带领人民创造了历史,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现实已经并将继续证明,人民英雄信仰永远不会磨灭,人民英雄的事业永世长存。
传承红色革命基因
在这次全国战斗英雄董存瑞烈士牺牲73周年纪念大会上,有县处级领导、乡镇党委书记、县直部门党委(党组)书记,学生方队,部队战士方队,地方民兵方队。其中既有青葱少年,也有耄耋老者,他们来自不同的工作岗位,处于不同的年龄阶段,共同的理想信念,使他们凝聚在一起,在这场生动的爱国主义党史学习“公开课”上,缅怀英烈,传承精神。
据了解,怀来是人民英雄董存瑞的故里,被誉为中国葡萄之乡和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