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万宏源宏观周报:如何理解商务部对第一阶段协议的评价?
时间:2021-05-31 00:00:00来自:申万宏源研究字号:T  T

周关注:如何理解商务部对第一阶段协议的评价?

中美就贸易议题通话,商务部的积极表态应如何理解?上周四(5月27日),中美就贸易议题进行通话,同日商务部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称“中美第一阶段协议有利于中国,有利于美国,有利于整个世界”,表态相对积极,应如何理解?

中美经贸第一阶段协议后,美对华出口大增,稳定美国经济增长。美国2020年对华出口增速大幅提升,明显超过美国总出口增速,显示第一阶段协议下中国自美进口对美国疫情冲击下的经济增长有较好的拉动作用。在中美贸易摩擦开始之前,美国对中国出口的出口增速基本和总体出口水平走势一致,在2016年的9月到2017年的11月对中国出口增速还明显超过总体增速水平,最高的月份增速差(3MMA)达到12.4个百分点。但随着中美贸易摩擦的开始,美国对中国出口增速在2018年5月份后出现快速下跌,美国总出口和对中国出口的增速差(3MMA)在2018年12月一度达到过-35.5个百分点。随着中美第一阶段协议的签署,美国总出口和对中国出口的增速差快速扭转,即使在疫情爆发的2020年上半年出口大幅负增长期间,对华出口持续强势,在2020年全年走出单边行情,最高增速在2021年2月(3MMA)达到64%的水平,大幅超过美国总出口增速,对美国疫情冲击下的经济增长有较好的拉动作用。

美对华加速出口大宗商品,有助于稳定国内工业生产。美对华出口中增长最快的集中于石油大豆等大宗商品,有助于平抑全球大宗商品价格过度上涨对国内工业生产恢复的负面影响。从结构来看,美对华出口中增长最快的集中石油(矿石燃料)、大豆(食品)、动植物油和油脂等领域,其中,矿石燃料20年美国对华出口增长达到162.3%的超高水平,而同期美国整体矿石燃料出口增速(-22.3%)甚至处于深度负增区间。此外,食品和活动物(20年美对华出口增速104.6%,下同)、动植物油和油脂(164.7%)也均高于同期同商品整体出口增速,也远高于其他对华出口商品增速。大宗商品加速对华出口特征凸显。

而这有助于我国在疫情冲击全球生产的背景下,能够获得较好的大宗商品供给保障,有助于平抑全球大宗商品供给收缩过快导致的价格过度上涨对国内工业生产恢复造成新的困难。

中美第一阶段协议成为疫情后全球贸易“稳定器”。从2020年以来全球贸易的恢复角度来看,之所以全球贸易下滑的程度并没有疫情冲击之初市场预期那么剧烈,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全球最大的进口国和出口国之间在第一阶段协议的框架下,避免了疫情加剧贸易摩擦的情况,并且各自分别在全球率先恢复了制成品的消费需求和生产供给,从而为拉动其他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制造业产业链恢复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本周经济数据追踪:商品房需求强劲

需求:商品房需求强劲,“520档期”刺激票房回升。供给:螺纹钢产量下行,主要钢材库存回落。食品价格:猪肉零售十六周连跌,水果价格小幅回落。工业品价格:油价小幅上涨,煤炭钢铁价格大幅环跌。

货币与流动性:短端利率上行,长端利率回落。汇率:美元指数持平,人民币升值。

国常会:进一步支持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纾困和发展全球宏观日历:关注中采PMI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